比过剩更可怕的
虽然赛维已然成为了新余乃至江西的新名片,不过记者却发现,与在政府所受到的重视相比,赛维在当地的口碑却非常差。
“赛维?它只是一个被人赶出来的垃圾企业。”新余当地的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这番直言让记者很是惊讶。
细问之下,记者发现,赛维之所有不被当地人所接纳,最核心的因素还在于当地民众担心赛维从事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给当地的长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该出租车司机更是情绪激动地声称,“赛维已经污染了当地的地下水资源。”
当然,污染环境之说,赛维给予了驳斥。赛维新闻发言人姚峰告诉记者,赛维已经建立了完善了环保以及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以保证废水、废弃的达标排放。
不过,当地人士的担心不无道理。据介绍,每提纯一吨多晶硅就会有八吨以上叫做四氯化硅的副产品产出。四氯化硅剧毒、易爆、以及高污染的特性,意味着如果一但排到空气中,对于当地的污染程度将不言而喻。
事实上,并非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中国企业争锋上马的多晶硅项目并没有获得其中的核心技术,包括赛维在内的多晶硅企业的提纯技术大多是整合而来。整体来看,由于光伏产业刚刚起步,而现在国内很多多晶硅项目技术不是很先进,很多制造工艺是在低水平的竞争这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难怪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仙寿对于“大干快上”的现状喊出了“这其中合格的有多少?”的质疑。李仙寿说,中国只有2-3家公司才能造出合格多晶硅。
同样的疑问也出现在传统的水泥、钢铁等行业上。有意思的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在国内钢铁产能连年攀升之时,今年我们进口的钢铁总量却同比增加了10.6%。
一边是持续的过剩,一边却是持续的进口,尴尬的事实似乎说明:即便是号称产能过剩的行业,产业格局也并不合理:在优质产能不足的同时,大量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却能够享受到相当的暴力。
相对于过剩,落后产能对于环境的长期污染这才是最可怕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似乎又不是简单的停止设立新建项目这样的行政程序所能解决的。它只能起到保护现有产能,包括落后产能的作用。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市场角度看,单个的投资者不仅无法对市场需求做出准确判断,也无法对供给水平做出预期,因为个体理性不会导致集体理性。如果单个投资者认为市场前景好,那么可能导致众多的个体投资者一起投资,最后产生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局面。这是市场内在的逻辑。从这点看,产能过剩是正常现象。一些企业因为竞争力差,自然会破产或被兼并,市场供需最终趋于平衡。也就是说,在完全市场情况下,看不见的手有能力调节供求关系,最后化解产能过剩问题。
赛维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也认为,与简单的限产能、先项目、限规划的做法相比,制定一套成熟的市场准入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可能更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有序化,也更有利于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