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黄君发: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来源:博客 更新时间:2009/12/22 17:24:45   
>> 相关新闻链接
·余丰慧:别轻言无通胀之忧 ·尹中立:楼市泡沫都是货币吹的
·邯矿集团三年三亿元用于矿井瓦斯防治 ·刘明康:银行业应为低碳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陈发树 我的慈善我做主 ·王忠军 娱乐圈中的“经营家”
·屠光绍:国际板推出时间仍未确定 ·马云 十年归零
·王传福 “首富”低调潜行 ·李开复:“追随我心”去创业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了经济领域内的热点词汇。

    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主导召开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三次部门联合信息发布会上,“产能过剩”几乎成为会议惟一的主题。

    这已经是国家第三次甩出“产业过剩”的大棒。此前的7月22日工信部在公布今年上半年工业运行状况是就表示说,中国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盲目投资现象比较突出。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给产能过剩说定调,认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

    稍有不同的是,12月的发布会上,新兴的风电、多晶硅产业暂时没有出现在产能过剩的行业中。

    对于不少关心风电和多晶硅等新兴产业的专家和学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因为这两个行业当初被纳入到产能过剩领域时,曾在业内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晶硅领域的巨头赛维LDK和风电领域领军企业金风科技对其所在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说法很是惊讶。“订单充足”、“忙不过来”却是他们的真实生存状态。

    即便是在被确信为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以及平板玻璃领域,来自企业的看法也不一。鞍山钢铁一位销售主管就很平和地对记者说,“产能过剩对于钢铁这种周期性行业是长期的正常现象,并且程度远不如市场想象的那样恐怖。”

    谁制造了过剩

    上述鞍钢人士的话显然有着一定的道理。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市场经济本来就应该是买方市场,因此,适度的过剩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它符合一般的市场经济原理。

    当然,市场逐利性的特点,确实也需要宏观调控来保证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过,不少观点认为,产能过剩在中国的出现,恰恰是“宏观调控”惹得祸。于地方政府存在强烈的投资偏好和投资冲动,导致政府投资盲目上项目。特别在危机时期,由于政府启动了大规模投资,再加上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了大规模的贷款,使得地方政府和投资主体放弃了市场规律,过度追求投资,以达到实现GDP增长的目的。

    该人士的观点是,从某种程度讲,地方投资更看重GDP总量,而忽略了市场内在的供求关系,最终导致了一些行业产能的过剩。

    事实上,这并非没有道理。此次公布的产能过剩热点行业,要么就是类似于钢铁、水泥等国企主导的支柱性的传统产业,要么就是地方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布局与地方的“政绩”显然不无关系。

    记者在调查时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支持“产能过剩”观点的,大多是行业内的大企业,有些甚至是领头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领域则是政府主导的大型国企;新能源领域,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企业无锡尚德、天威新能源以及第二大多晶硅片生厂商浙江昱辉阳都曾经是行业内产能过剩的支持者。

    这的确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甚至有观点认为,“产能过剩”某种程度上很有可能是行业领导者们的一种竞争策略。这样的格局似乎并不能排除这些进入该行业较早,习惯了高利润模式的生存状态,从而害怕更多的竞争对手的进入而打破目前高利润模式的可能性。事实上,正如一位新能源领域企业人士所表述的那样,目前的“产能过剩”说对他们这样已经在行业内扎根了的企业并无多大影响,顶多是扩产苦难点。影响最大的是想进入来的企业。因为这一论调下,新进入企业从立项、项目审批、到银行信贷都将会变得更加苦难。这间接地也保护了现有企业的利益。

    可以作为例证的还有钢铁行业。虽然从2005年开始,产能过剩之说就不绝于耳。不过,这并不妨碍钢铁行业获得平均高达15%-20%毛利润的暴利。

    “产能过剩”定调后,必然是面临着产能的淘汰,以及行业内的兼并重组。这显然更加有利于大企业。在钢铁领域,迹象已经出现。在提出产能过剩观点的同时,钢铁行业加大兼并重组的消息也开始不胫而走。这显然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事件。国企主导兼并的钢铁业,过去已经发生过本钢破产以及赢利的日照钢铁被并入亏损的山东钢铁集团这样的怪圈。这不由得让人担心,随着新一轮的调整,是否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因此而被纳入到国有钢铁阵营?

    或许正是因为“产能”过剩有着如此大的威力,以至于液晶面板、服装、装备制造等等领域都起了过剩之风。因此,我们希望政府部门在关注产能是否过剩的时候,了解到底是“谁”制造了产能过剩,这样可能更有利于产业的规划以及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