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张建勇:为了一块不平凡的钒电池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09/12/22 15:25:37   
>> 相关新闻链接
·让三大文化成为展示曲阳形象的名片 ·大蒜辣椒生姜涨声一片
·苹果变身“平安果”12元一个 ·民俗游正成为我国旅游业新亮点
·石家庄1.6升以下轿车几乎卖断货 ·河北省进京企业中标工程可获流动资金贷款支持
·张市五年投资852亿打造华北新能源供应基地 ·沧州渤海新区全力打造汽车产业园
·今年河北省GDP预计增幅10% ·“草根经济”是生长企业家精神的沃土

    所有关心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人当中,承德万利通集团董事长张建勇应该算是相当突出的一个:每天他都要多方搜集关于会议讨论的新闻,逐字逐句认真研读。

    之所以格外关心,是因为他几乎“赌”上全部身家投入的一项新事业,正是节能减排大语境下新能源产业的一员“新丁”。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马全钒液流电池项目,我酝酿了好长时间,作为国内第一家规模化生产钒电池的企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可能失败,投资也可能血本无归,但是我不后悔。因为实现钒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我们承德人的心愿。”张建勇说。

    承德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钒钛资源基地,钒储量占我国总量的40%,已探明钒钛铁矿资源近百亿吨。然而大自然赋予承德的这笔宝贵财富,利用和开发还远远不够。2008年承德钒钛铁精粉产量超过2800万吨,由于提钒冶炼能力不足,只有40%左右的含钒铁精粉得到利用,每年约有一半以上钒钛磁铁矿降质降价作为普通磁铁矿使用。

    不仅仅是这种粗放的利用方式,而且,含钒铁矿石一旦炼成钢铁,将因为永远不可回收而导致珍贵钒资源的“一次性消费”。这些钒资源流失和浪费的现象,还在随着精矿粉产量的增加而继续和放大。

    而此时,世界各国对钒产品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全钒液流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如火如荼。2000年,日本住友电工率先完成了全钒液流电池的系统研究。2004年,美国在犹他州建设了第一座大型商业化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爱尔兰等国家在大型钒电池储能系统的开发上也走在世界前列。与之相比,我国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钒电池是一种优秀绿色环保蓄电池。与传统蓄电池相比,它的制造、使用及废弃过程均不产生有害物质,最重要的是,它能够实现钒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我们拥有北方最大的钒资源基地,却拿不出像样的钒产品,仅仅依靠卖资源换取一时发展,把人参当萝卜卖,对不起后代子孙。”张建勇说。2005年,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策,暂停集团其它项目投入,把所有资金用于全钒液流电池开发。

    此时,我国经济一片火热,万利通集团的主产品螺纹钢和无缝钢管及化工产品一度供不应求。公司一些人劝他从钒电池的科研基金里抽出一部分资金,上马当时高回报的铁矿厂,被张建勇一口否决。

    许多人不解,为啥放着赚钱的事不做,偏偏去搞一个正在科研阶段的项目?但正是这份坚持,才使今天的全钒液流电池有了“出头之日”。

困难难不倒有决心的人

    上马全钒液流电池,对万利通这样一家民营企业来说困难重重。“我们除了对钒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有一定的研究外,液流电池对我公司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钒电池项目经理张玉贤说。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万利通踏上了二次创业之旅。

    没有科研人员,就高薪聘请,缺乏科学技术,他们就一方面依托科研院所自主研发,另一方面积极寻求与国际先进技术合作。“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目的只有一个,把东西搞出来!”张建勇给钒电池项目部下了死命令。一时间,钒电池项目部成了全集团最光荣、也是最累的部门。

    通过各种关系,项目部终于同全钒液流电池的发明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玛瑞亚教授取得联系,并与成功地应用钒电池在风电场示范运作的日本住友电工进行了有效沟通,钒电池产业化推广变得慢慢“靠谱”了。

    从2005年起,万利通集团与国家“863计划”10万千瓦级全钒液流电池课题承担单位之一的清华大学密切接触,2008年与之签订了“联合建立液流电池工程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书”。从此拉开了企校合作的序幕,正式开始了钒电池产业化的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