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产品升级 中国车企竞相抄底海外
与国内兼并重组相映,中国海外并购佳音频传。
近日,北汽控股耗资14亿瑞典克朗,收购了萨博汽车相关知识产权,其中包括现款萨博9-5、9-3等三个整车平台和两个系列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所有权以及部分生产制造模具。接近交易双方的人士指出,12月6日双方签署合同,12月11日相关款项已经打至萨博账户。99%的资产基本完成交割,未来相关生产制造模具将拆卸并运至北京。
更令人吃惊的是北汽控股行动速度之快。瑞典当地时间11月24日,原收购方科尼赛尔“悔婚”;11月28日,北汽控股谈判组前往瑞典;12月6日双方达成协议。
另一起海外并购的主角——吉利汽车则仍在经历痛苦的谈判。10月28日,福特汽车对外宣布,确定浙江吉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首选竞标方,竞购福特旗下的沃尔沃品牌。有消息称,2010年春节前交易将完成。福特汽车赔本卖“子”,吉利汽车可能出资20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999年福特汽车收购沃尔沃耗资64.5亿美元。
在采访多位海内外汽车企业高层及业内人士后,记者发现:中国车企的海外并购正呈现两大特征。第一,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第二波,上一轮发生在2003年至2005年;2006年至2008年间,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兼并步伐变慢,主要收购案约7宗,仅占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投资的19%,其中最大的并购交易金额仅2500万美元。据悉,北汽控股收购萨博耗资约14亿瑞典克朗(近2亿美元)。
第二,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源于产品升级。北汽控股拿下了萨博汽车三大平台全套的技术体系(包括工艺流程、设计图纸),但不承担任何人员、工厂的负担。和萨博一样,吉利汽车竞购的沃尔沃汽车,在国际上堪称豪华车品牌。
安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孙木子指出,“豪华车技术是中国汽车企业的短板。在全球金融危机之际,抄底收购豪华车技术,既有利于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中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如果成功,国产化的萨博或者沃尔沃,有望从传统豪华车巨头口中抢得蛋糕。
相关数据显示,在小排量乘用车火爆后,豪华车正成为中国汽车增长的热点。今年前11个月,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大陆累计销量达59200辆,同比增幅高达68%;其中11月销量高达8500辆,同比劲升224%。正因为这样,梅赛德斯-奔驰携四大品牌20余款车型出现在广州国际汽车展上,其中三款全新车型为E 200、E 260轿车、E 260 双门轿跑车。日系汽车巨头也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了新皇冠。近日,一汽丰田在中国推出9款全新国产皇冠,售价从33.68万至89.95万元。其中主力车型在40万元左右,大有借主力车型抢下奥迪等江山的念头。
收购海外豪华车技术平台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节省开发成本。据悉,开发一款类似沃尔沃或萨博同级别的轿车,至少48个月、耗资不少于十几亿元。如果实验、工厂、采购体系健全,在收购海外的整车平台、设计图纸等后,只需要2年时间即可完成新车的改进及开发过程。这有利中国汽车企业尽快抢夺部分国内中级及豪华车市场。(吴琼)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