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绿色产品优质不优价 合作社的绿色尝试能走多远?
来源:燕赵都市报 更新时间:2009/12/17 11:50:10   
>> 相关新闻链接
·河北省高院出台25条意见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节约型社会须从节约型政府开始
·阶梯水价制度是“不能”还是“不为” ·“桥粘粘获奖”是公信危机的一个缩影
·河北省国有工业企业对标行动全面启动 ·河北省食品工业重回全国十强
·当胶卷已成往事 ·明年河北GDP预计增长10%
·河北部分小钢企面临“生死劫” ·河北三元振翅要做行业领头雁

   开栏的话

   农业合作社、农超对接,这些概念对城市居民来说既陌生又遥远,然而,一条食品生产、供应链的变迁就由此引发。
    从一家一户的分散小生产,发展到统一标准、规模生产的农业合作社,可追溯出处的农产品其安全性无可置疑;在供应环节,告别原来田间地头——— 层层批发——— 再层层转零售的多环节流通,农超对接,打造出一条简洁、安全、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供应链。
    由农业部、商务部等多部门联手打造的这条全新食物链,既着眼于解决农产品出售难、农民收入低等现实难题,又兼顾了居民食品安全、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
    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审视这条食物链的源头——— 你会发现,尚处于蹒跚学步阶段的农业合作社,依然面临着诸多文件和规定不能破解的困扰,“合作社三问”系列报道由此而发。

    李存良的烦恼  无人喝彩的绿色蔬菜

    “对于我来说,目前最难受的事儿,就是我的没用任何农药的蔬菜卖不出好价钱”,面对记者的采访,藁城市绿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存良一脸凝重。
    李存良所在的藁城市贾庄镇落生村是个蔬菜种植专业村,这个距省城一小时车程的小村里,300多家农户中95%都种蔬菜。“绿生”就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专业合作社法》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也是省农业厅2009年命名的省级农业业合作社建设“示范社”,村里有100多家蔬菜种植户自愿成为它的成员,由合作社负责“统一供应种苗、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收购销售产品”,农户们在自家土地上分户种植。
    “合作社自己还有不到150亩地,相当于农户们的试验田,这两年一项重要的实验就是绿色蔬菜种植,试验成功了就可以在农户中推广”,李存良说,他们尝试着用一种特殊的网将豆角、菠菜全封闭起来种植,蛾子、虫子飞不进去,也就无需用农药来治虫害,实验进行得很顺利,蔬菜长势喜人,但在销售环节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
    “跟许多家超市接洽过,检测、产品外观都没有问题,但等到签合同时,却发现价钱谈不拢”,李存良说,“因为谁都不愿出高价,宁可以超低价收购农药检测合格的蔬菜”。
    这就意味着付出去的高成本没有回报,李存良说,像这种种植方式,一亩地就要增加1500元左右的成本,而如果全程使用农药,一亩地也就花费百把块钱。
    优质的农产品无人喝彩,试验田里的成果就不能大面积推广,李存良和绿生合作社就这样被卡在了“增收”道路的探索上。

    农超对接  能否助力农产品绿色生产

    “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问题普遍存在”,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李存良的烦恼,也是目前我省农业专业合作社共同面对的市场难题。“目前全省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8000家左右”,这位人士说,跟从前一家一户的分散小生产相比,它解决的是规模农业、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安全生产的问题。“比如农药吧,要求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的农药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一进一出都有台账登记,便于监督”。
    在李存良的绿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里,记者就看到厚厚的一本账本,详细记录着农药的购进日期、来源、品种、数量以及销售给农户的情况。“藁城市农业局两个星期来检测一次,从来没有查出过问题”,李存良说,每天在收购农户的蔬菜前合作社自己也要进行检测,生怕哪个环节一疏忽,把自己的牌子砸了。“专业合作社只是发端于生产环节的农产品供应革命”,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之相衔接的“农超对接”则改变了农产品传统流通模式,即由原来的田间———多级批发——— 再转零售的方式,改为由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农产品直供大型连锁超市,“这样一来,农产品的身份就可以倒查,这对于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个有力的约束”。“正规合作社的农产品进超市要过三关”,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王振庄说,合作社自检、超市收购前的检验,还有市场管理部门的抽检”,如果出现问题,严重的可以吊销合作社的执照,而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往往是出了问题难找责任人。
    然而,李存良们在蔬菜安全生产的路上又往前多迈了一步,为何市场却是另外一种反应呢?“超市本来就以价格取胜”,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要农产品符合安全标准就行,与这样的大众需求相比,绿色农产品更高端一些。他认为,生产绿色农产品的方向没有错,但依靠这样一个大众化销售渠道,恐怕增收的愿望很难实现。

    做自己的品牌专卖   绿色“先驱”尝试市场拓展

“我觉得“农超对接”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趋势,但是目前不是惟一一种趋势,必须是多样性、多种流通模式并存的农产品流通方式”。此前的一次公开论坛上,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房爱卿就曾这样说。
    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尝试也正在进行中。“我们咨询了许多专家,决定不再依赖超市这条大众化渠道,而是创自己的品牌”,李存良说,他们准备明年到石家庄的高端住宅小区周边建自己的专卖店,此外还有在批发市场做自己的专营区,“计划明年再做一个VCD短片,详细介绍绿色蔬菜生产的情况,在我们的专营区播放”,李存良说,良好的市场口碑会不断扩大产品的销路。“农产品优质优价,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但无论品牌塑造还是直接面对市场,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农业合作社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也只有这梦想早日照进现实,农业合作社才能在绿色农产品生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