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大考
在电谷锦江酒店门口,一副巨大的海报上面写着 “熊猫团队欢迎你”。这个颇为神秘的研发团队肩负着英利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的重任。英利的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在16.5%,仅次于尚德的17%。但苗连生希望这个由30多个科学家组成的研发团队能将效率提高到20%以上(以600兆瓦的生产线计算,每提高0.1%将产生4000万元的产值)。
之所以取名为熊猫团队(Project Panda),英利绿色能源首席技术官宋登元解释,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将现在制造电池95%都采用的P型材料,替换成更为先进的N型材料,与之类似,无锡尚德则起名“Pluto Technology ”(冥王星技术)。前者更中国,后者更洋气。这几乎就是二者企业气质迥异的一个注脚。
若有欧洲的客户直接找到无锡尚德,他们会转给欧洲当地的销售渠道,以维护渠道利益,而英利则对找上门的一切客户敞开怀抱;尚德产品价格更高,强调附加价值,英利更以价格取胜。施正荣的团队都有深厚的跨国公司背景,苗连生则是职业经理人+“发小”的组合。大多数人相信更高调、更国际化的尚德文化更契合光伏产业的高度国际化。但后者闷声发大财、被对手形容有点土的文化却也有机会证明了自己的生命力。
去年9月14日,苗连生在去往甘肃会宁的火车上得知雷曼兄弟破产的消息。他为这个革命圣地的一所中学捐了一座29.7KW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正要去参加落成仪式。
彼时,英利在美国纽交所的上市公司YGE的股票已经开始一路直泻,从最高时的41美元跌破发行价10.08美元至最低的2.37美元,这被英利高管们称为从“地板价”到“地窖价”再到“地狱价”的过程,随便有人拿两三亿美元就可将英利收入囊中。
在股价跌至22美元时,苗曾认为最寒冷的时候已经过去,计划通过增发来筹集资金,但未能如愿。尽管苗在2007年8月份就已经预见到冬天的来临,但形势的严峻依旧超出想象。苗开始昼夜不停的研究对策,那段时间,他白天在一线的生产车间和销售公司中来回走动,晚上美国开盘后开始继续研究股票直至第二天凌晨,早上7点又要出现在公司门口跟每个员工说“早上好”,每天休息超不过三小时。
苗连生高度紧张的状态持续了整整21天,英利的高管们开始担心苗连生的身体——尽管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每天下午5点半打篮球,还经常骑着自行车载着妻子上下班。高管们推举杨建忠去劝说苗连生注意身体,杨是英利集团的党委书记,苗的发小,“我们一起钻防空洞,文革时一起造反。”但当杨建忠敲开房门,躺在床上的苗开口第一句话竟是“我有个对联,你看工整不工整?”
苗连生想到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的策略—他的对联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苗连生向全公司宣布了他应对金融危机的“三大战役”:针对海外销售的阻击战,针对资本融资的进攻战和进一步确保市场占有率的攻坚战。
2008年11月6号,苗连生带高管去井冈山誓师后开始了第一个阻击战。这个具有23年丰富经验的“老销售”在金融危机爆发1个月后宣布将电池组件从4.1美元/瓦降至2.98美元/瓦,由此点燃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欧洲市场价格战导火索,这让同行开始担心光伏行业会变成第二个彩电业,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在多个场合表示:“我们的本事就是降价,中国企业自相残杀。”
对此,苗连生并不以为然,他叮嘱海外销售人员“要学会毛主席提出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同时,派三位高管分三路进军欧洲,深入了解客户的想法。到2008年12月31日,英利第四季度销售同比增长了54.8%,成为中国在华尔街唯一一家完成年初目标的光伏企业。
从今年2月起,苗连生便开始指挥他的第二战,解决资本融资问题,此时的苗不仅面临股价下跌、融资困难的全行业困境,他还要为一年前的巨大冒险埋单—一年前,为了筹措六九硅业所需的25亿元资金,苗连生冒险把自己在英利的大部分股权作为融资担保抵押给了美林,并设置了一系列复杂的对赌条件,金融危机爆发后,他必须在对赌协议规定的时间内还清1.5亿美元,否则面临倾家荡产的危险。
今年3月,在最困难的时候,苗连生亲自飞往香港去与多家债权人谈判。那些天他没有出现在英利门口与员工说“早上好”。7天后,杨建忠在大门口看见从香港回来的苗连生,春风满面。事后苗对杨说,大不了从头再来。“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信和坚毅,刀架在脖子上也没有恐惧感。”杨建忠感叹。
几乎与此同时,英利开始了与国投电力的首次接触,谋定了令英利彻底突出重围的0.69元报价。而在国外市场,因为苗连生的“三大战役”绝地反击,英利反而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受益者。2009年,其全球市场份额逆势增加,从5%翻了一倍。
这位乐于发动战争的英利领袖并未偃旗息鼓。就在全球大会高调上演时,苗发出预测,2009年冬天将会更难熬,对此英利有更大的仗要打。原因在于,2008年的冬天挺过来是因为过去几年吃鲍鱼,家底厚实。但2009年的冬天,美国和中国市场未如此前预料快速启动,加之光伏企业刚从去年打击中恢复元气,可能会更寒冷。
不过与去年相比,英利过冬的棉袄会厚一些。英利在申请德国TUV的“功率控制”认证,TUV商业部门经理 Willi VaaBen透露,英利是世界上第二家、亚洲唯一一家申请该认证的光伏企业,并非获得此项认证很困难,而是一旦通过认证,很多企业则难以继续在功率上的偷工减料。Payom Solar 的CEO Jorg Truelsen回忆说,在2004年时,英利的质量不是很好,只是cheap(便宜),后来变成cheap和fast(便宜、快),现在又加上了good quality(质量好)。
11月18日深夜,喧闹的英利全球年会结束。苗连生向台下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们宣布,明年年会将在与英利签署了排他性协议的旅游胜地海南举行。“别忘了带上你们的高尔夫球杆。”他叮嘱说。台下开始鼓掌欢呼,很多人吹起了口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