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钱没花完”逼迫明年宽松财政政策略微回调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12/14 16:06:43   
>> 相关新闻链接
·瞭望2010年外贸大棋局 ·学者:走低碳道路需考虑现实条件 不可盲目跟风
·税务总局称我国不具备“递延型”养老险条件 ·罗清泉:文化不仅是软实力 也是硬支撑硬资源
·搭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末班车 抄底10万元10大车型 ·八家创业板公司周三齐发 打新周冻结资金或达900
·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重新加速 ·防止突击花钱须釜底抽“薪”
·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获奖名单 ·中国房地产泡沫不会破吗?
    前11个月全年财政支出仅完成七成,经济态势显示财政政策目标已达到 

    随着圣诞和元旦的来临,这个月我们每个人的消费都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很多。这种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形也在各级财政部门上演。

    财政部11日发布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1月份,中国财政收入延续近期高增长态势,全国财政收入为5029.3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236.9亿元,增长32.6%。

    据今年全国人大批准的财政部提交的预算报告,全国财政应完成支出76235亿元。这意味着在11个月结束时,全年财政支出的进度仅完成了73.8%;也意味着如果要完成今年的财政预算的支出的话,仅12月一个月,全国财政部门就要突击花掉2万亿元财政资金。

    不过,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要不断加强财政支出管理,防止年底突击花钱。

    财政政策已达到调整目标

    “还有2万亿没有花并不是意味着最后一个月就必须花出去。”昨日,南方日报驻京记者在采访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军时,他告诉记者:“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花这么多的钱肯定会给经济带来很大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财政研究室研究员杨志勇也很赞同王的看法。他表示,以前也出现过到年底最后一个月,财政支出预算还有较大空间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这部分预算都用完。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与上述专家的观点也是不谋而合,他表示,经过近年来预算制度的改革,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实际上,财政部谢旭人上个月在一次讲话中也特别强调,要防止年底突击花钱。

    “有部分要拨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这也算是预算支出。”杨志勇告诉记者。

    还有2万亿元没有花,是地方政府没钱花,还是不敢花?王雍军向记者解释说:“不是不敢花,有些地方政府是没有钱可以花。”

    经济危机在上半年可以说比较严重,使得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财政部表示,1至4月,全国财政收入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以及结构性减税很多的影响,收入大幅下降。

    不过有专家表示,尽管激进的财政政策完成的进度不理想,但今年经济表现出来的态势却是已经回暖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2009年激进的财政政策完成的部分,已经达到了想要达到的宏调目标。

  财政收支压力犹存

    “收入增长缓慢,支出也会相应地增长缓慢。”王雍军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税收收入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收支,造成了很多该花的钱没法花出去。一位地方政府官员告诉记者。

    统计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1.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下降6.6%,关税同比下降25.3%,证券交易印花税则下降57.2%,相应视为减收的外贸出口退税同比增长9%。

    其实,今年全国的财政收支压力并没有减轻。统计显示,在支出方面,10月份全国财政支出4683.26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540.09亿元,增长13%。前10个月累计,全国财政支出49886.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314.73亿元,增长23%。

    虽然从数据看,前10个月累计财政收入比支出多出近1万亿元,但专家们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财政收支压力大的现状已经得到缓解。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目前对财政收入有一种误解,就是单纯从月度的收支差额分析收支情况,从月度的同比数据看收入形势,这些都是不科学的。

    专家指出,尽管收支结余也在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财政收入压力得到完全缓解。明年财政收支矛盾会进一步尖锐,尤其是中央层面支出压力会增大。白景明表示,最大的支出压力并非来自于宏观调控下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支出,而是来自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医改、环境治理以及各种补贴。

    明年财政政策可稍许缓和

    2万亿的钱没有花出去,是否说明财政政策已经提前超出预期完成了对经济刺激的使命?很多业内人士开始质疑,明年的财政政策还能否保持今年这样的宽松速度?

    “今年经济恢复得很好,明年财政政策应该会缓和一些。”王雍军告诉记者,但是,具体财政政策层面上会有哪些调整,还需要等待几个月之后的财政部门的具体规划。

    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只是一个风向标,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明年财政政策的走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突出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是财政政策支持的一大重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今年政府货币财政双松的政策使我国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大量扩张,明年财政政策要注重公共风险,做到有保有压。

    贾康介绍道,政府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使国民经济从前低转向后高,从开始的拉动产业链上游,到现在下游逐渐感到经济回暖,以及居民收入逐步增加,政府投资对经济拉动的效应不断显现。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