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09年全国人大批准的财政部提交的预算报告,全国财政应完成支出76235亿元。这意味着在全年时间进度已经完成 91.7% 之后,全年财政支出的进度仅完成了73.8%。年底突击花钱似乎在所难免,根据预算支出和已完成支出间的差额,仅 12 月一个月,全国财政部门要突击花掉2 万亿元。(12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
“年底突击花钱”,似乎成为“惯例”。尽管年年都发通知、下禁令,但是为完成“花钱任务”,只会置通知与禁令于不顾。日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要不断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在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程序的前提下加快拨付进度,同时加大财政预算绩效考核力度,防止年底突击花钱。财政部的会议也提出: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人、车、会和网络、招待”等支出增长,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
专家指出:“年底突击花钱”已成政府财政支出顽症。“年底突击花钱”不利于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造成浪费,影响财政支出预期效果的实现。有关分析文章认为,凡是急于在年底前将钱花完的“预算单位”莫不是一样的初衷:担心结余款若被“清零”,来年财政拨款数额可能会受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的几种情况引起的:第一种情况,预算单位的预算编制不实。第二种情况,预算单位前期执行缓慢。第三种情况,部分财政资金拨付的时间较迟并且数额不确定。
阻止“年底突击花钱”,惟有釜底抽“薪”。财政的钱主要是纳税人的钱。既然国家财政“不差钱”,既然要在年底花掉2 万亿元,何不进行“全民分红”呢?有网友提议 :建立全民分红机制,给困难群体发“红包”;有网友建议:不如全民发放消费券,继续刺激消费……眼下的实际情况是,国富民尚不富裕,至少是一些群体连基本生活都比较困难。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也是公共财政应担负之责。把“年底突击能花的钱”抽出来,用于扶贫助困,用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政府也就无“无薪”突击花钱了。
当然,长远来讲,解决“年底突出花钱”问题,需要提升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 解决“ 注水预算”;加强审计监督,解决“屡审屡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解决“制度性弊端”。“晒预算”已经在局部地区启动。各级政府不妨都来“晒一晒”财政预算,接受公众的监督。公开预算并接受监督,应成为信息公开的常态。监督越多 ,监督越细,监督越严,越能够堵塞漏洞。审计监督需要“问责风暴”的接力,否则,年年审计,年年问题一大堆,形成“审丑疲劳”。同时,制度建设与创新不能止步,法律法规的与时俱进不能停歇。所有这些,其实是制度与机制上的釜底抽“薪”。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