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在哪里?】
除了思考扩大出口也要想想海外并购
隆国强说,他们在最近一次对在华跨国公司的调查中发现,外资企业对在华投资的看法有了极大的改变,把中国作为重要市场与重要研发基地的企业分别占到调查总数的62.5%和30.8%。他反问道:“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呢?”
隆国强说,不管是搞自主创新还是提升结构,都不是关起门来做,必须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整合资源,加速地区和企业的竞争力提升。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很多好公司好资源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正是难得的机遇。
“中国需要一大批基于中国本土的跨国公司,来支撑大国强国的地位。广东外经贸要有国际品牌,要有一流的研发能力,一方面靠自主培养,但另外还有一条捷径,就是到外国并购。而要抓住机遇,就要整合外交、政治、经贸多种筹码,做到官、产、学、研携手,还有中央、地方、部门的多方协调。”隆国强说。
胡军也指出,目前不少企业家的思考仍停留在怎样扩大出口,而不是如何到海外去设厂、并购。“我们的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同时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两者如果拆开来看,都是劣势。但如果放在一块,就是个优势。我们可以通过扩大海外投资,以资本输出来带动劳务输出,鼓励企业到海外投资,包括并购,来带动出口,带动双边货币互换。”
但胡军也提醒说,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本着互利共赢原则“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但也不可避免地与东道国发生利益纠葛,可能会受到“投资保护主义”措施的限制,因此广东企业“走出去”之前先要对投资地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与损失。
□链接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广东外经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摘要)
短期内,面临的机遇是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全球贸易恢复增长;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表现为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迅速升温,也可能表现为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在低水平徘徊,甚至有可能出现W情形的反复。
中长期,面临的挑战是中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面临的机遇是中美长期经济战略合作的框架基本确立,即加强环保合作、发展低碳经济、共同应对气候变暖的新世纪人类共同难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