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抵制扩张的诱惑,就难免要付出沉重代价。
铜锣湾:冷静是怎样炼出来的?
文 / 本刊记者 李 靖
铜锣湾集团董事长陈智,被朋友们戏称为“空中飞人”。
“我可能是中国考察过城市最多的企业家了。”面对《中外管理》,陈智解释道:“现在机会很多,只要机会好,我都要亲身去了解一下各个城市的文化,有时候甚至在街头站五六个小时,观察来来往往的人群。这么勤力地去跑,是希望将来做全国性战略的时候,能准确判断我们的突破口在哪里。”
几年前,铜锣湾集团曾用三年时间就在全国开出了近60家Shopingmall(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作为中国Shopingmall业态的创始人,那时陈智“飞”得可没有这么勤。反而在最近几年,扩张速度慢下来了,陈智却忙了起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
摩尔之父
陈智,被业界称为“中国摩尔之父”。1996年形成了Mall(音译为摩尔)的理念,1997年开始选点尝试,然后第一个在中国把大商场升级成为Shopingmall——让消费者身处其中,不仅购物,而且享受休闲、娱乐、餐饮的乐趣;不仅是来采购物品,而且可以一整天舒适地度过自己的假期……
“中国第一个Mall在深圳出现时,我为终于找到一个别人难以模仿的先进业态兴奋不已,我知道再也不怕别人简单复制自己的经营模式了!”陈智回忆说。
那是个属于陈智的年代。
深圳福田建立的全国第一家铜锣湾Mall,成为全国的样板,作为中国Shopingmall文化的起源之地,成为全国Shopingmall经营者朝拜的对象。
陈智为零售业找到了新的爆炸性增长点时,也成就着自己。
攻城掠地
随着“铜锣湾=Shopingmall”这样的品牌在全国叫响,随着商业地产整体市场的崛起,陈智面对的机会也雨后春笋般出现。
2003年,铜锣湾Mall开始走出广东,成为当时全国极少有的几家全国扩张的商业地产公司。铜锣湾的大胆尝试,使企业的发展在2004年进入了爆炸期:从几家铜锣湾大Mall,跨越发展到了近20家!
“许多城市都在建设大Mall的商业业态,而人们一提Mall就会想到铜锣湾。”这让陈智看清了自己的“先发优势”,进而采用加盟、合作这样在现在看来的“轻资产”方式,快速“拷贝”Shopingmall,在全国扩张。
2005年,发现“机会太多了”的铜锣湾进入爆炸式发展阶段,到2006年扩张的极致时,在全国已发展到了66家!
66家意味着什么?Shopingmall这种业态,出现在哪个城市,基本上就是这个城市最大的购物中心!比如:铜锣湾在北京的合作项目金源时代购物中心,就是全球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而拥有66家Shopingmall,意味着铜锣湾拥有着全国几十个城市里最大的购物中心!
上市之殇
虽然高速扩张,但人们还不应把陈智想象成一味扩张、不计风险的人,这样未免把事情过于简单化了。
2005年,陈智开始着手上市,而且为了应对发展中的人才瓶颈,还成立了“摩尔学院”,为人才做储备,以至于铜锣湾成了全国商业地产人才的黄埔军校。
但就在这时候,出现了陈智后来极为惋惜的一件事情:为了着手上市,公司成立了资本运营中心。可是这时候全国市场情况太好了,诱惑很多——很多地方都有机会啊!“这时候,是操作上市的事情,还是把注意力放在扩张上,成了个矛盾。后来上市部门成立了不到半年,因为我们精力在扩张上,把它撂到一边了,部门的几个主管相继离职,上市融资的事情由此搁置”。
现在提起2005年的这个事情,陈智自责不已:虽然当时很多问题已经考虑到了,该做的事情也下了一定功夫,但是头脑毕竟被红得发烫的市场烤热了,埋下了隐患!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