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现场答问录
1、提问:如何看待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问题?
王一鸣:美国提人民币升值,基本的出发点主要是所谓的贸易平衡。但是,在实现贸易平衡方面,实际上是有多种路径的。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顺差,主要是有低成本的优势。低成本的优势来自于什么,很复杂,相当一部分是由要素和资源价格的扭曲导致的。怎么样平衡这种贸易,调整汇率是最简单的方法。可以马上一步到位来实现这种平衡。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调整资源和要素价格。如果把中国的资源和要素价格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就应该能解决一部分的贸易不平衡问题。所以实际上实现贸易平衡有三种路径:一种是调整汇率,资源要素价格不动,这是西方人喜欢的路线。第二种路线,稳定汇率,调整资源和要素价格。第三条路线,就是把这两个结合起来,既适度的调整汇率,同时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这一条可能是比较可行的,既能够应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又能使中国充分受益。如果仅仅是调整汇率,最主要的受益方绝不在中国。但是如果是调整资源和要素价格,最主要的受益方是在中国。
2、提问:我国一线城市,现在的房价是上升的。这种房价的上升,到底是老百姓对住房的需求造成的,还是政府的投资进入了楼市,导致房地产泡沫造成的?
王一鸣:回答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的。这几方面的因素都存在。要承认,有中国城市化进程刚性需求的原因。由于市场化加快推进,人们收入增长,强化了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这是刚性的。
第二,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的高储蓄率。怎么去平衡这种高储,无非有几种渠道:一是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二,可以去购置国外的流动资产,去买美国政府的债券,甚至可以持有美国的企业债券。三,还可以去投资国外的不动产。但是无论是通过哪种渠道,都很难完全平衡这种高储蓄。我们去购买不动产,受到国际的约束;购买流动性资产,规模现在已经很大了;再去增加投资也受到了产能过剩的压力。所以中国未来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过剩的储蓄推动资产价格的上升。
第三,如果从制度层面上去解释,即便是西方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实现让居民去通过商品房市场解决居住问题的例子。也有相当部分,是靠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去解决住房问题。香港人均收入水平比大陆高得多。但是香港也有20%的居民是住的廉租房,30%是住的公屋,只是一半人靠商品房解决住房。反过来检讨一下,中国政府在廉租房的供给上,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上是不是不到位,这个对住房市场价格的上升影响很大。(王一鸣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采写 记者方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