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11月25日讯 2004年,当广汇动用数十辆奔驰重卡,将从中石油采购的液化天然气(LNG),横跨4000多公里从新疆运抵深圳等地时,意气风发的孙广信尚没有意识到,他正在实践的能源之路何等艰难。
5年后,身为广汇集团董事局主席的孙广信坦承,“过去,我们在误区里摸爬滚打了两三年。”不过,他强调说,“但大方向没有错。”
“转型是最难的,但我们经过5年多的努力,现在基本到位了。”11月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孙广信多次感叹说。
现在,孙广信的目标已然清晰:将广汇集团旗下的 广汇股份打造成一个全产业链的能源类上市公司,而在汽车服务业,则要“做到这个行业的世界第一”。“能源和汽车服务业,是广汇集团这架飞机的两个翅膀。现在,它已经行驶在跑道上了”。
在乌鲁木齐的繁华地段新华北路上,这家新疆最大的民营企业,不久前刚刚搬迁至自己建造的中天广场。这座高56层的建筑,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最高的建筑。而大厦的主人,也正试图占据新疆乃至整个西北经济大发展的制高点。
在孙广信看来,最适合新疆发展的是大工业、大化工。“我们和内陆省份比,资本比不了,人才比不了,说10件事9件都是劣势。但是有一件是我们的优势——先天有、后天不可再生的东西,那就是新疆的能源性资源,这是内陆省份没法比的。”
“新疆和新疆企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孙广信透露,11月上旬,由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率领的一个庞大考察团,冒着严寒来到了乌鲁木齐,“主要是与自治区政府相关部门就如何支持、帮助新疆发展进行对接。”
孙广信对此充满了期待:“如果这次自治区政府向国务院汇报要求解决10个问题,我估计,其中有3个问题与广汇有关。”
孙广信的“能源梦”
孙广信的“能源梦”,在广汇创立之初就已开始萌芽。
这家创建于1989年的企业,第一桶金来自退伍军人孙广信在乌鲁木齐开办的新疆首家粤菜馆“广东酒家”。不过,广汇当时涉足的领域还包括酒店、石材、煤炭,等等。其中与能源相关的,则是石油贸易、大型石油机械进出口等。
而房地产则才是广汇崛起的契机。在当时的中国,这并非偶然。1993年之后,在短短数年间,通过大规模收购兼并那些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广汇发展成为新疆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业界为之侧目。2008年,乌鲁木齐市每5套成交住宅中,就有3套出自广汇。
不过,2002年,正当广汇的房地产业务如日中天之时,孙广信却开始挺进清洁能源产业(LNG)和汽车服务业,开始了漫长的转型之路。
“10年前,能源保障就已列入了国家战略,因为未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瓶颈就是能源。而当中国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就具备了消费乘用车的能力。”2009年11月,孙广信如此解释广汇当年决定转型的原因。
而两家快速扩张的新疆企业的突然陨落,亦是孙广信决心转型的重要原因。2003年11月,净资产仅6亿元的新疆啤酒花公司突然爆出,对外担保金竟达近18亿元,公司董事长突然出走;2004年4月,当年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新疆德隆又轰然倒下。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孙广信多次提及,啤酒花和德隆是广汇的前车之鉴。“资本市场希望你发展得越快越好,但那是有问题的,做企业追求速度会出大麻烦。”
“因为我账面上有那么多现金,就有人对我说,投资可以赚钱。”孙广信突然提高了声音说,“不可以 ,坚决不可以!你就做你该做的事,管好你这一亩三分地。”他坦承,“唐万新曾拉我去合作,但我说,如果我俩合作,朋友就没得做了。”
广汇集团一位高管对本报记者称,直至今日,孙广信始终坚守一条原则:企业的负债率不能超过60%,否则宁可把项目停下来。
而广汇转型方向的最终确定,则要到2007年底。
广汇集团副总裁孔令江清晰地记得,当年12月15日至17日,广汇集团管理层在乌鲁木齐闭门召开了3天会议,讨论决定了集团的一个重大原则:集中精力,坚定不移地发展三大产业——清洁能源、汽车服务业和房地产,完成广汇的战略转型和升级。“第一产业是能源,第二产业是汽车服务业,房产作为营业收入和利润的调节。”
在这次封闭式会议上,广汇集团还制定了未来10年的具体发展目标:能源产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300亿元,汽车服务业2400亿元。
据孔令江介绍,为了做好三大产业,尤其是前两个主业,近两年,广汇集团已将旗下的3个酒店出售或托管,汽车组装厂、拖拉机厂等企业则交给其它企业控股。“你把你的强项用到极致,你不擅长的东西,就请最擅长的人来做。”
据孔令江介绍,为了做好三大产业,尤其是前两个主业,近两年,广汇集团已将旗下的3个酒店出售或托管,汽车组装厂、拖拉机厂等企业则交给其它企业控股。“你把你的强项用到极致,你不擅长的东西,就请最擅长的人来做。”
而作为广汇集团的能源业务平台,广汇股份也将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到明年底,不允许它再做一分钱的房地产。”孙广兴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