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固话、小灵通资费将不再似铁板一块。
11月24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各自网站上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改革部分电信资费管理方式,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从实行政府定价改为实行上限管理。
业内人士指出,政府为固话、小灵通资费松绑后,固话小灵通的资费将会往下调。
■ 解读:固话资费下调政策障碍已破
固话资费实行上限管理,是否意味着运营商拥有了自主定价权?消费者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实惠?
以前,上述电信业务资费均实行政府定价。电信企业推出各种资费优惠“套餐”,也需要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实行上限管理后,意味着上述电信业务的定价权,由工信部、发改委下放给了运营商,这是对固话、小灵通资费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
■ 分析:前3分钟固话资费降50% 消费者得实惠
这次改革主要涉及固定本地电话、小灵通等电信业务的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通话费,主要调整了上述电信资费的价格管理形式,不涉及具体资费标准的调整。
记者从《两部委就调整固话等资费管理方式答记者问》中了解到,经过本次资费调整,在实际固话资费上,将原有资费标准前3分钟降低了50%,分别由原来的0.18元、0.2元、0.22元,降至0.09元、0.1元、0.11元。
■ 反应:运营商称制定新资费方案尚需时间
由于该通知昨天才对外公布,电信运营商也是刚刚获悉通知的内容,甚至运营商的省级分公司还没有收到该通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两家主要的固话运营商都表示,从对通知内容进行研究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新的资费方案,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尚不能确定将对现行资费标准进行怎样的调整。
■ 展望:固话业务难打价格战 月租费将逐步取消
放松管制后,固定电话和小灵通话费有望进一步降低,尤其是被消费者抱怨的月租费也有望进一步降低,乃至取消。不过,对于月租费,专家们认为短期内取消不太可能。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指出,月租费将是一个逐步下调的过程。
“放开竞争是否会造成固话市场打响‘价格战’?”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固话市场如今几乎没有增长,对运营商ARPU值(每用户每月收入)的贡献更是有限,数据业务才是运营商未来竞争的重点,如果在固话市场进行价格战,最后可能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