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李扬:短时间内通胀不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问题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11/6 17:50:24   
>> 相关新闻链接
·各地行业企业结构调整扫描 ·企业本事十谈
·明年经济政策或将"调焦" 对准"调结构防通胀" ·攻城记:沃尔玛进广州
·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将二次回落 ·国有银行上市便宜了谁?
·四季度中央的投资力度不会放慢 ·国资委大规模核查投资落实
·中国“应变”反倾销进行时 ·石家庄市民即可申请廉租住房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记者华晔迪、罗宇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6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短时间内通胀不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问题,中国经济应将主要精力放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上。

    李扬表示,目前中国的确面临物价向上的三方面压力:一是输入性的通胀。社科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和波动受国际共同因素变化影响的比例均已超过50%,这使中国很容易受到输入性通胀的影响。二是在部分领域、部分产业,也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比如在2007年和2008年之间,极少数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造成了国内物价的波动,这种现象未来还有可能发生。三是货币供应的影响。年内货币供应量的猛增,也会对物价上升产生压力。

    李扬同时指出,大量货币供应并不一定会引发通胀,实体经济中供过于求的影响可能会强于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影响。

    李扬表示,至少有两类因素导致中国物价难以大幅上涨。一是中国的储蓄率始终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而且这些年一直在提高。它的对立面就是消费不足,在金融上表现为银行存款多、外汇储备不断上升。二是产能过剩,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的24个行业中,有21个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在大部分产业都是供应大于需求的情况下,物价总水平应该没有上涨压力。

    李扬认为,短时间内,通胀不是中国经济最主要的问题,未来通胀可能更多地表现在资产价格的变动上,而不是体现在纳入传统的PPI和CPI统计范围的商品价格上。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仍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上。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