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报道说,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比较两个迪士尼乐园在旅游方面的优势与劣势,对于珠三角的游客来说,上海的优势在于与华东区周围旅游景点如周庄、苏州等联系紧密,从旅游线路角度来说性价比更高。对于内地中北部及东部的游客来说,上海则在交通,手续等各个方面都是首选,而他们也是上海迪士尼的主要受众。另一方面,上海四季分明,对于特定节日如圣诞节等,旅客们可能会觉得更有气氛。
对于香港迪士尼的发展,有专家就指出其运营一直不尽如人意,“现在上海迪士尼项目虽然确定,但是还没有开工建设,而距离开业更还有五年时间,因此对于香港迪士尼而言,还有5年时间去改善自身,培养稳定的客源。”
香港迪士尼乐园市务总监陈国裕5日的回应则表示,两地迪士尼之间是互惠而非抗衡关系,并指香港迪士尼旅客来源分布平均,将来乐园关注的是香港及整个亚太市场,并非仅着眼中国内地。
针对有关香港迪士尼为保市场份额而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寻求新的客源定位的消息,陈国裕坦承,香港迪士尼稍早前确已联同香港贸易发展局及旅游业界,赴印度作旅游推广。他表示看好印度新兴市场,并且重视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台湾客源。
所以,做为中国境内的两家迪士尼来讲,如何汲取经验、取长补短才是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而这也是迪士尼公司的决策者们应该好好考虑的问题。
关注点四、合资运营如何架构?
说到迪士尼公司的运营,就不得不想到上海迪士尼的运营方向。有报道称,根据中美双方签订的协议,迪士尼将持有上海迪士尼乐园43%的股份,当地政府所有的一家合资控股企业将持有57%的股份。
报道称,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具体规划、具体投资规模包括土地动迁等关键性工作,目前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从项目获批到人们真正看到一座初具规模的主题乐园,至少还需要4到5年的时间。据了解,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经过中美双方历时10年的接触和谈判,于2009年初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并按有关程序向国家有关部门上报了项目申请报告。
对于项目预计耗资244.8亿元,一期占地约1.5平方公里,最早将于2014年对游客开放的上海迪士尼来说,一切还只是个未知数,而公众亟待了解的是“合资运营”下的上海迪士尼能否带来成功效益。据了解,尽管外界非常关注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具体规划,但这些细节仍在磋商,必须在建设和运营乐园的最终协议签署之际才能公开,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公布。这意味着所有的猜测与议论还将持续下去。
关注点五、能否实现百亿美元年收益目标?
以会展产业的一般规律而言,1元的门票收入就能带动8元的相关消费,而大型游乐项目的带动效应更大,浦东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认为,来上海迪士尼游玩的游客,很多会顺道观光迪士尼所在地,带动当地“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
而知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则表示,“这一项目的敲定,影响肯定是巨大的,对于中国旅游经济而言更是一支强心剂。”国际旅游产业巨头看重中国市场,而在目前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不是很明朗的时候,华特迪士尼对中国经济所持有的乐观态度,将影响到其它的海外投资商。
刘思敏表示,这对中国旅游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都将会产生持续、正面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恢复和确定老百姓对中国经济稳定的信心。此外,迪士尼落户上海,对上海旅游业的影响也将是空前的,不仅丰富了上海旅游项目的内容,更加强化了上海都市旅游的地位和形象。
此外,作为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总投资2200亿元,对沿线省市投资拉动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不过对于上海而言,新敲定的迪士尼项目所带来的投资效应则不亚于京沪高速铁路。“京沪高铁虽然投资超过2000亿,但是分离在7个省市,而迪士尼虽然投资总额只相当于京沪高铁的八分之一不到,但是却全部在上海。”刘思敏表示,在2015年以前的投资建设阶段,对外围产生的信心力,将带动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建成开业后,迪士尼项目将转变为消费拉动力,更加有助于上海经济的发展,因此投资效应不容低估。
对华特迪士尼来讲,能否在中国这片经济繁华的新兴经济地带赚到“盆满钵满”才是最实际的目标。有报道称,迪士尼的年收益目标在100亿美元,旅游是典型的终端消费,如果迪士尼不能预测到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可以带来稳定、长期的客源,是不会下注的,而上海迪士尼相关协议的签订,已经佐证了华特迪士尼的判断。眼下看来年收益百亿美元的目标应该不属难题范畴,能否实现还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