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开发商囤地够用151年?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11/6 11:01:40   
>> 相关新闻链接
·政府集中采购二手房引发报名热 ·杜双华耿建明并列河北首富
·伦敦4000万元拍卖乾隆玉玺 ·石家庄 探访升级改造后的中山路
·2009:石家庄高新区“二次创业”势正劲 ·石家庄化肥经营权全面放开
·创造性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抓住改革机遇向发达国家迈进
·张其佐:启动民间投资消费需“真枪实弹” ·工信部与河北省签署建立军民结合战略合作关系框

    保利副总反击潘石屹“不靠谱”

    对于潘石屹的“爆料”和央视的连番披露。被斥责热衷囤地炒地的开发商群体在沉寂多日后终于有人作出回应。本周一,保利地产副总经理余英在其博客上发文《潘石屹先生或媒体:请您专业一点点》,反击潘石屹的话“不专业、不靠谱”。

    潘石屹:“上市公司囤地规模最少20年”

    地产名嘴潘石屹在广渠门外地块争夺战中败给央企后爆料称“有房企囤地够用151年”。据他称,从一些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发现,上市公司的囤地现象非常惊人。按2008年这些公司开发的建筑面积计算,其囤地规模最少的也在20年以上,最多的超过100年,有一家公司的土地储备规模甚至达到了151年。

    潘石屹的爆料引发外界对开发商的声讨。日前央视也拿小超人李泽楷和华润置地开刀,揭露部分开发商热衷囤地炒地。潘石屹进一步爆料称“有1/3的开发商从来不盖房子,就是倒土地”。

    余英博客:虚报土储只为圈钱

    在潘石屹充满煽动力的爆料声中,各大开发商一直选择沉默。直到本周,保利地产副总经理余英在博客上发文,炮轰潘石屹或媒体“不专业、不靠谱”,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151年?老潘也算是房地产业内人士,怎么能说出如此不专业、不靠谱的话来?”,余英在博客上解释:在香港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它的土地储备是以协议面积数来计算的,但协议面积和实施开发的面积有很大出入。

    后文中余英的反驳则堪比爆料:“想去香港上市的公司均靠协议土地储备,蒙骗香港股民。香港是弹丸之地,是块土地就值钱!他们哪里知道,那些几万亩、几十万亩的土地其实不值几个银子。协议上的几百万亩地,仅仅是为了上市做报表用的,真正实施开发的可能也就几千亩土地。”

    对于在A股上市的房企,余英解释“深交所、上交所统计的房地产公司土地储备是以已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为依据的。国内目前土地储备前十名的深交所、上交所的上市公司,其土地储备最多也就够开发两年、三年。没有上市的公司,有些慢慢开发,其土地储备也就可以干上五年。”

    认定土储闲置有困难

    余英的反击在不少行家看来揭开了房地产企业土地储备谜团的“冰山一角”。房地产专家韩世同表示,相比潘石屹的爆料,他认为余英的观点更客观全面。“土地储备151年是个极端例子,相信潘石屹肯定有证据,但这不是典型,大多数开发商的土地储备不会太久。”

    但韩世同也表示,如果严格按照“闲置两年无偿收回”的规定执行,许多声称“土地储备够五年开发”的开发商土地都存在问题,但实际上开发商则不乏应对手段。不愿透露姓名的开发商告诉记者,土地储备转化为在建工程的过程手续繁杂而且各地情况不一,政策在具体执行环节上有难度。

    事实上,9月底国务院再次重申要严格打击开发商囤地及征收增值地价,今年北京的四块“地王”也在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开工和竣工的具体日期,开发商囤地炒地的空间有望被严格收紧。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