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景
要实现“保增长”目标,中小企业者这支重要力量不容忽视。和别的地区一样,在河北省,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但制约它们发展的一个普遍的难题是:融资难。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王重润教授,刚刚完成了省社科规划办的课题成果,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我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政策建议。困扰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主要卡在哪儿?有没有治愈这一顽症的良方?要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上,政府有关部门又该如何作为?记者采访了王重润教授。
记者 刘宝芝
调研现状
发展瓶颈:57.4%企业首选“资金不足”
记者:“保增长”是最近最热的词汇,我们也都知道,中小企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据我了解,融资难题制约着很多中小企业继续成长壮大,您的调查结论也是这样吗?
王重润: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唐山市、保定市等设区市的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对47家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进行了调研。在调查的47家企业中,在回答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时,有57.4%的企业选择了资金不足,其比例远远超过了人才、技术、市场等因素。由于融资渠道不畅,缺乏足值担保抵押品、信用较低、企业管理者融资知识匮乏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面临很大困难。
记者:这些企业需要的资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王重润:他们的贷款需求以短期流动资金为主。有53.2%的被调查企业表示,所需资金主要用于维持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运转资金不足,就不能继续生产,生产没有保障,企业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就无从谈起。
企业融资:可以承受一定程度内的高利率
记者:企业到金融机构融资,主要看重哪些方面呢?
王重润:多数中小企业主要看重贷款的额度和审批速度,可以承受较高利率水平。在调查中,23.4%的企业表示可以承受基准利率水平的2.1-3倍,还有34.1%的企业可以承受基准利率三倍以上的利率水平。由于中小企业所需资金主要用于短期的日常生产,借贷时间大多在一年以内,一定程度内的高利率不会给中小企业生产带来大的负担。
企业认为银行在融资过程中的中间环节过多,延误了贷款时机,造成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同时也说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较低,没有较为长期的资金管理计划,资金临时需求或突发需求占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比例较大。
缺少担保:企业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
记者:在向银行贷款时,很多企业反映银行门槛高,不愿或者不敢去银行贷款。
王重润: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抵押不足,占调查总数的54.5%,企业信用度低所占比例也比较大,达到23%。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抵押要求大多在80%左右,这与中小企业规模小,固定资产较少的现实状况是背道而驰的。
另外,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缺乏双向交流和沟通,很多企业根本不了解银行的这些产品,对银行贷款的认识还停留在前些年的概念之中,造成了企业向银行借款热情不高、好的金融产品不能发挥最大效用的尴尬局面。
素质较低: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融资理念落后
记者: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不是也制约着借贷双方的沟通?
王重润:除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较高外,其余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目前各个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已经推出很多的产品创新,不过绝大多数企业只了解一些非常基础的信贷品种,如贷款、担保、抵押等。调查显示,87%以上的企业对资本市场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信托、租赁、私募等多种融资渠道就更谈不上熟悉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