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高增长低通胀 调控环境更加复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李扬;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姚景源;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 孔泾源;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 陈东琪;央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 焦瑾璞;财政部财科所所长 贾康;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 范剑平;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 张宇燕;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马宇
前高后低来年宏观经济再提速
专家认为,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复苏,明年中国经济有望出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在通胀预期、流动性管理、产能调整以及结构转型等因素影响下,明年宏观调控环境更加复杂。
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主办的“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高峰论坛”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等部门的诸多专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把脉献计。
明年CPI或低于3%适度通胀是好事
“中国的保增长措施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的成就,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奠定了良好平台。”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用这样的语句点评我国的反危机一揽子计划。展望明年,他预计我国经济有望在今年保八的基础上继续提速,全年GDP甚至有超过10%的可能。
随着CPI和PPI环比持续上升,物价下行态势得到遏制,但大量的货币投放又带来了明显的通胀预期。专家认为,明年CPI压力可能比较温和,但要注意通胀隐形化。同时适度通胀不是洪水猛兽,应接受较为温和的通胀水平。
专家表达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信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先后实现了两个接续,首先是政府投资对外需回落的接续,其次是市场力量对政府投资的接续,尤其是后者在未来将继续强化,这也是四季度以及明年经济继续向好的理由。
刘世锦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阶段。明年出口有望实现8%-10%的增长,内需也有望保持相当高的增长速度,同时通胀压力并不明显,这样明年将出现经济快速增长和物价稳步上升的局面。“由于基数效应等原因,明年季度GDP可能前高后低,但更恰当的是前高后稳。”他表示。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明年中国经济的持续性不但可以维持,而且会加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明年GDP的贡献可能分别为6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这样全年GDP增速将达到10.5%。
陈东琪认为,与前三季度33.4%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明年投资增速可能适当回落。但消费增长的持续性仍将维持,汽车、家电以及旅游等领域都将成为消费热点。同时出口也将改变负增长的局面。
姚景源表示,先前的保增长措施为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奠定了良好平台。对于明年经济增速,应当看到当前新开工项目大幅度增加,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明年的经济“盘子”。我国的保增长措施已经取得了根本性成果,但要看到经济的不少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外需还没有明显好转。
去年四季度以来,在保增长一揽子计划的带动下,我国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6.1%、7.9%、8.9%,经济走势V型反弹的迹象愈加清晰。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经济率先复苏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然而专家同时表示,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减轻,但世界经济仍然难言已经复苏。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目前全球经济虽然止住了下滑,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仍未改善。危机来临时各国巨额资金的投入以及大规模国有化,在未来可能成为阻止经济健康复苏的因素,因此很难说复苏时代已经到了。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也表示,由于失业率等问题依然严重,世界经济目前缺乏全面复苏的基本动力。目前全球仅仅是出现了经济反弹,而不等同于复苏。
刘世锦表示,我国CPI和PPI将在今年年底相继转正,物价上行的总体方向已经建立。“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发展的方向,时间上可能会有先有后,但是方向是向上的。”他预测,明年上半年CPI在3%左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年中以后CPI走势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物价若继续上升将导致通胀压力逐步增大。
陈东琪预测,虽然目前通胀率仍然是负数,但估计CPI在11月份会开始转正。明年CPI将呈现逐月、逐季上涨,但这是合理且可控的。下半年月度CPI上涨幅度可能出现超过3%的情况,但全年CPI仍将控制在3%左右。明年会再次成为高增长、低通胀的年份,所谓高增长是近30年的GDP平均增速为9.8%;所谓低通胀是近30年CPI平均涨幅为5.56%,明年会低于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