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肖钢:企业“走出去”的新任务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09/11/4 18:39:08   
>> 相关新闻链接
·员工关系管理的最佳境界 ·机会来了,超越阿里巴巴
·亚信:沉默后的爆发力 ·液晶“阴谋”
·管清友:低碳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陈季冰: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二次创业
·皮海洲:创业板如此“造富”不值得称道 ·叶檀:调经济结构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单士兵:减薪裁员潮中为何党政机关最稳定 ·杨小刚:刺激政策不可持续且制造分配不公

出处:《经济日报》

在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我国一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市场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逐步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这是企业有效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整体实力、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选择。在当前世界经济动荡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走出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新的任务。金融机构如何适应新形势,提高服务水平,是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企业“走出去”呈现新特点

中国企业“走出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充满了艰辛。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冲击,也对国际经济格局和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竞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走出去”企业也产生了影响,充满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首先,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企业在更大空间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几年中国“走出去”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走出去”的地域、领域不断拓展,业务拓展的深度和水平都在不断增强。据有关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已达1839亿美元,比2006年末增长近933亿美元,年均增长近43%。境外投资企业的行业分布多元化,投资者类型包括国有和民营企业。

其次,企业“走出去”的形式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往中国企业“走出去”多以对外劳务承包和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企业“走出去”的形式更加多样,形成了以对外劳务和工程承包、股权投资、项目投资等多种形式并重的格局,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领域有了很大拓展。2008年当年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中收购、兼并金额占了一半。

再次,“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逐步由以往的单笔项目交易或产品进出口,发展到在国外设立分子公司、设立海外管理运营中心、创办境外工业园区等形式,在海外市场扎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投资企业已超过12000家,境外企业的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45万人。在这一过程中,“走出去”企业在海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国际经济运作规则等方面逐步积累了经验,逐步融入国际市场,一些企业跻身世界知名企业行列,在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后,企业“走出去”与金融服务的相互融合日益紧密,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对企业“走出去”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支持往往对“走出去”企业在海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些重大“走出去”项目的成功实施背后,往往都有独具特色的金融服务方案。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的特点,银行提供单一的产品或简单的服务已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这就势必要求金融产品由以往单纯的融资、账户管理、结算支付等基础性金融业务向更高端和结构复杂化的产品需求过渡,针对企业不同特点,大力发展国际银团、项目融资、海外现金管理、供应链融资、外汇理财等业务。在服务方式上,也由单笔交易或某些产品,转到侧重为企业提供一整套金融服务方案和长期的、全流程的服务支持。

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是保障

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是保障。加强和做好“走出去”金融服务不仅是企业的需要,更是金融机构自身的战略选择,可以为金融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推动中国金融业提升服务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当前,企业“走出去”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对金融机构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走出去”金融服务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融产品相对单一,创新能力还不强。“走出去”企业除了需要基础金融服务外,逐渐加大了对银团贷款、出口信贷、保理、福费廷、项目融资等较为复杂金融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对各种产品组合搭配的服务方案更为迫切,但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方面还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同质化严重,金融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滞后。在一些相对复杂的服务和结构化产品方面,如项目融资、海外供应链融资、外汇风险管理、现金管理等方面还缺乏成熟的经验,运用能力还不够强。

其次,银行内部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还不适应“走出去”业务的新需求。目前国内银行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大多采用传统的总—分体制,业务管理仍没有完全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走出去”企业服务流程较长,效率较低,产品服务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同时,也容易造成客户服务链条脱节,主要精力更多地集中关注单个项目或单一产品的服务,而忽视了对企业“走出去”全流程的金融支持。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