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液晶“阴谋”
来源:IT经理世界 更新时间:2009/11/4 18:02:25   
>> 相关新闻链接
·管清友:低碳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陈季冰: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二次创业
·皮海洲:创业板如此“造富”不值得称道 ·叶檀:调经济结构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单士兵:减薪裁员潮中为何党政机关最稳定 ·杨小刚:刺激政策不可持续且制造分配不公
·赵勇:国企减薪意味着危机深入 ·廊坊新奥光伏进军美国市场
·中华寿桃给河北平山农民增收两千万 ·河北滦南钢锹业再现“赶订单”

“我们当然想到内地建厂了。”在新建成的TCL液晶模组整机一体化工厂里面,一群人黑压压地跟在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的身后,其中不乏三星、LG等上游面板厂的高层,奇美集团董事长廖锦祥也是其中一个。奇美是台湾企业,以经营压克力板起家,上世纪90年代进入液晶面板产业,廖锦祥于2004年从创始人许文龙手中接过大权,此后奇美进入稳定增长期,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生产商。

他说,如果没有中国台湾地区当局对液晶面板建厂的地域限制政策,奇美早就来内地建高世代线了。实际上,奇美已经与有国资背景的佛山广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资意向,准备在佛山南海区建立8.5代线液晶面板厂。

液晶面板是整条液晶电视产业链中最核心和基本的一环,代数越高说明技术水平越高,6代及以上的液晶面板生产线被称之为高世代生产线,只有它才能更经济地生产出用于26英寸以上液晶电视的面板,40英寸以上的液晶电视则需要8代线以上。中国内地目前没有一条高世代生产线,京东方去年9月在合肥建立的6代线到2010年才能投产。中国彩电企业要生产大尺寸液晶电视,须进口液晶面板。

一直以来,掌握着高世代面板生产技术的三星、LG、夏普、奇美、友达,也不愿打破政府当局的政策限制到中国内地建厂,2007年中国国产液晶电视集体败北,就是因为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缺乏。

最近,它们的姿态有了明显的改变。一个事实是,TCL液晶模组的投产,就能吸引来如此多的面板产业巨头,作为奇美的当家人,廖锦祥也要亲自赴宴;另一个事实是,从南海、南京、昆山接续传来它们要与当地政府合资建高世代面板厂的消息。现在中国内地等待建立的8代线及8.5代线已经有6条:夏普与南京政府的8代线,龙腾广电与昆山政府的8.5代线,广新光电(即奇美)与佛山政府的8.5代线,LG与广州市政府的8代线,三星与苏州市政府的8代线,以及中国厂家京东方在北京建立的8代线。

中国内地即将为高世代面板厂而大兴土木,再加上不断飞增的液晶市场规模,这一切似乎让人欣喜若狂,仿佛重回到上世纪90年中期七大彩管(CRT电视的核心部件)厂家来中国建厂的情形,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彩电厂家主导了CRT时代。如今,他们还能顺理成章地主导液晶电视时代吗?

被迫投诚

几个月前,液晶面板厂的老板们还都趾高气昂地等着整机厂家去排队买货。据说很多中国彩电厂家的一把手都有上门求货的经历。造成这一情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液晶面板被几大厂家控制了;二是中国的液晶电视销售得太红火,面板供不应求。

今年以来,由于“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出,中国市场加快了液晶电视替换CRT电视的速度。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液晶电视产量同比增长123.2%。DisplaySearch原本仅预期中国内地液晶电视的市场规模约在1880万台左右,现在调高预期至2360万台,会比去年成长超过八成。

从逻辑上来看,面板厂家只有在最接近客户的地方建厂,才可以大大地降低整机厂家的供应链成本,也才能获得竞争力。更何况,进口液晶面板需加收5%的关税。如此算来,进口液晶面板是毫无竞争力的。但由于这个产业相对集中,拥有高世代面板技术的厂家并不着急,他们的算盘是:没有我的货你怎么生产?

如果京东方不建8代线,他们确实可以这样高枕无忧。去年12月份,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公司即将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280亿元建立8代线液晶面板生产线。这一公告等于宣布了,中国将有能力做8代线。

有了技术之后,剩下的就是钱的问题。既然北京市政府可以给京东方巨资来建8代线,那么其他地方政府也有这样的能力。事实上,现在待建的高世代线,出资人全部是地方政府。这也符合中国政府年初时制定的“电子产业振兴计划”。一旦政府动真格的,中国液晶面板的需求最终是可以解决的。

等到国内面板厂都建成投产,外资企业控制产业链的欲望也就会落空。到那时,如果再度提升面板关税,那么外资面板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庞大的中国市场在眼皮底下溜走。很多权威机构估计,2011年中国内地液晶电视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如果将CRT全部替换成液晶电视,一年将有5000万台的液晶电视产量,再加上6000万~7000万台液晶显示设备的需求量,“中国即使关起门来,也能自给自足了。”国内一家彩电企业的负责人觉得,到那时面板厂就该求我们了。

所以,在京东方发布公告之后,外资面板厂便有了“投诚”之举。最先透露来中国内地建高世代线的面板厂是夏普,虽然后来否认了几次,直到8月31日计划最终落到纸面上:南京市政府耗资138亿元换来了夏普抛弃的6代线液晶生产线和一个将帮助南京建8代线的承诺。而这一天也正好是京东方8代线破土动工的日子。最近,LG集团下的LGD面板公司承认,已经与广州市政府就生产8代线的事情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三星方面也称与苏州市政府达成初步意向,要建8代线面板厂。9月26日夏普6代线正式在南京开工动土。

日韩企业的投怀送抱,让中国台湾的面板厂坐立难安。但中国台湾地区当局有明确规定,不得向台湾之外的地区输出液晶面板生产技术。事实上,日韩国家也有相同的限制政策,比如韩国《产业技术流出防制法》,LCD、半导体是核心战略产品,韩国企业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需要政府批准。

不过,这并非不可规避。解决的途径一般是:中国各地政府出钱,外资厂出人(即团队),人到了基本上技术就到了。这样就不是外资厂投资建厂了。此次日韩企业到中国内地建高世代线,大多走的是这个路径,夏普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实,奇美在佛山也是按照这个模式操作,而龙腾光电要建的8.5代线用的技术也主要来自奇美。

除这种模式外,日韩及台湾企业也在极力地说服各自政府及当局对液晶面板技术放行。就像LGDCEO权映寿所说,中国内地的面板企业(京东方)已经掌握了8代线的核心技术,韩国政府没必要再固守已广泛普及的生产技术,否则韩国面板巨头就有可能失去巨大的中国市场。



责任编辑:cprpw
[1] [2]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