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肖钢:企业“走出去”的新任务
来源:经济日报 更新时间:2009/11/4 18:39:08   
>> 相关新闻链接
·员工关系管理的最佳境界 ·机会来了,超越阿里巴巴
·亚信:沉默后的爆发力 ·液晶“阴谋”
·管清友:低碳经济是一把双刃剑 ·陈季冰: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二次创业
·皮海洲:创业板如此“造富”不值得称道 ·叶檀:调经济结构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单士兵:减薪裁员潮中为何党政机关最稳定 ·杨小刚:刺激政策不可持续且制造分配不公

第三,金融服务的国际化程度还不高。金融机构的海外业务发展相对滞后,海外网点布局和业务规模有限,尤其是在“走出去”相对集中的国家,金融机构网点和人员缺乏。加上对国外法律、监管环境和商业惯例了解不够,对海外市场的运作还较为生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走出去”金融服务的效果。

第四,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还有待加强。企业“走出去”业务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也存在相当的风险,对风险的管控能力要求较高。目前金融机构在风险识别和控制方面手段还比较单一,特别是在国别风险管理方面,经验有限,尤其是对“走出去”业务相对比较集中的发展中国家,了解还不充分,有些国家甚至存在空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金融服务的跟进。

第五,适应“走出去”新需求的专门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既熟悉金融业务,又通晓海外法律、税务、监管以及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稀缺,使金融服务的水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走出去”企业的需求。

加快转型,努力提高“走出去”金融服务水平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整体实力的不断壮大,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将成必然。面对“走出去”业务的新需求和广阔前景,金融机构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走出去”金融服务,抓紧实现业务和管理转型,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一要苦练内功,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业务要发展,产品是关键。未来金融产品研发要着眼于满足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融资需求;要着眼于帮助企业管理风险,解决企业在外汇、利率、税务、法规等方面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锁定企业成本,把不确定因素变为可预见因素;要着眼于帮助企业改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率,使金融资源的跨国流动更加便利。要认真分析综合“走出去”企业的多种需求,结合海外市场的特点,加强产品设计和创新。特别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端产品和结构化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金融产品专业技术水平。

二要改革和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在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和管理架构等方面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简化流程,摒弃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陈规旧习,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要进一步增强海外和国内的业务联动,通过创新组织架构,加强条线职能和区域中心建设,实现海内外机构一体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进一步发挥内部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导向作用,增强对企业“走出去”全流程的服务能力。

三要完善海外服务网络。随着企业经营延伸到众多国家和地区,势必要求银行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进一步细分市场,围绕“走出去”企业相对集中的亚太、中东、非洲、南美等地区,适当增设网点,完善布局,增强“近距离”服务能力。同时,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合作,努力学习国际通行的惯例规则,熟悉海外市场监管、法律、税务等方面规定,提升国际化运作水平,努力为“走出去”企业当好参谋与助手,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服务。

四要以开放合作姿态推进“走出去”金融服务。要进一步改善金融制度环境,对“走出去”金融服务在税收、产品创新、外汇管理、海外机构设立等方面应当给予积极的扶持政策。同时,要加强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合作,积极借鉴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把商业性金融产品与政策性金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在政策分析、项目信息、产品设计、风险分担等多方面推进实质性合作,形成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强大合力。

五要加快培养适应“走出去”金融服务要求的专门人才。要培养一批既熟悉金融业务、又熟悉企业需求和国际市场的专门人才,从事“走出去”金融服务,根据客户需求,研究产品设计,组织服务方案实施。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引进、培训、国际交流等多种途径培养人才。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