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吃了政策定心丸□楼市利空但刚性需求仍在 □居民收入将受益于启动内需
本报记者 武岩生
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虽被视作“定调明年经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尚未召开,但不少业内专家认为,该会议可以视作为明年经济提前定调。这一会议精神意味着我国2011年的货币政策正式发生了转向,将深入影响明年我国的股市、楼市、物价水平以及居民收入等。
■物价:
转向旨在控通胀 物价稳定可期
“稳健”的货币政策,属于中性的货币政策,在此政策下,央行将通过多项举措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而其最终则是为了达到缓解通胀、稳定物价的目的。
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国内物价上涨面临着不小的压力。10月份我国CPI达4.4%,创25个月来新高。
采访中,知名财经学者刘杉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投资性的价格上涨。而调整货币政策,减少资金投放将对局部性的炒作行为产生实质性的遏制作用。“这是决策层在经济形势出现向好变化后,及时关注物价上涨的风险的体现。”
专家还认为,货币政策的转向只是“从紧”的一个方面,为了形成合力,不排除继续加息的可能,专家预期,春节前至少还有一次加息。
■股市:
吃定心丸 防止大起大落
谈到对股市的影响,专家认为货币政策的落子起到了稳定市场作用,避免了悬而未决的猜测,下周股市将以正常表现开盘。
“政策的转向,预计对整体流动性会有影响,但影响不是太大,因为贷款总量依然较大。”上投摩根大盘蓝筹基金经理罗建辉认为,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国M2总量为70万亿,其主要流通分别在于实业、房地产、债市、股市四个方向。结合目前市场现状,实业部分的局势仍未出现一个明显能导致资金大幅度增或减的因素;因而真正能够有效容纳资金流动性的池子当属股市。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