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十二五”的科学发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认真总结“十一五”的经验和教训,切实从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目标,继续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的主线
《建议》同时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其要求是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包括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就应当包括生产力的发展方式和生产关系发展方式。因而,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仅理解为是转变生产力发展方式是不全面的。
经济发展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应当包括转变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分配方式和消费方式。因而,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仅理解为是转变生产方式,是不全面的。
经济发展方式是随着社会总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国家、所有发展阶段的一成不变的经济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由量变到质变,就会产生发展的新阶段或者催生新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缘于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产生的新的社会制度。“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就是要使我国发展攀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长期的、全局性的战略任务,不是短期的、策略性的阶段工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涉及经济领域的工作,而且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工作,是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创建新型社会制度的基础性工作。但是,作为五年规划安排,它又是有重点的。“十二五”期间,就是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