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发展”就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发展不仅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发挥好现有“蛋糕”的最大效用,使尽可能多的人民群众吃得满意、吃得高兴、吃得舒服。这是发展由主要解决“生存需求”阶段进入主要解决“发展需求”阶段要更加关注的问题,也是增加社会发展动力,保持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需要。
“有效发展”就是要讲究经济效益,更加追求发展的质量,把“好”放在“快”的前面,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任何发展都要有经济要素的投入,都追求有目的产出,因此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是评价发展科学性最基本的经济指标,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无论是创造物质财富(投入),改善国家和个人的分配状况(产出),还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改善居民公共消费状况(产出)等,实际上都是投入产出的问题。有效发展就是要算经济账,计算发展的成本和费用,追求发展的最大效果。
“创新发展”就是发展要更多依靠生产力的创新和生产关系的改革,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力是第一资源和改革开放是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要把扩大内需与注重内生式发展结合起来。改革就是最重要的内生式发展途径,它不仅能创造供给,还能制造需求,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失去改革开放的发展,就不是科学发展。改革是体制机制的创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就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创新。
“可持续发展”就是着眼人的代际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和谐发展”就是个人和社会、个人和国家、人群和人群,以及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区域和区域、城市和农村、民族和民族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和”是中华文化凝聚力的核心,和谐发展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又体现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和谐发展就是要注重解决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实现在改革攻坚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的稳定发展。
和平发展就是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紧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