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主产区的菜油均价高达9500至9600元/吨,而这也直接反映到了市场销售的食用油价格上。昨日,记者来到上海浦东博兴路上的家家乐生鲜超市,工作人员刘女士告诉记者,一周前,超市已对大豆油的零售价进行了上调,上调幅度在4%左右。她同时表示,花生油、菜籽油等其他品种也已接到通知,“涨价是迟早的事”,因为一些厂家供给超市的食用油价格也已经上涨。
在该超市食用油货架上,记者注意到,1.8升装金龙鱼一级大豆油价格为19.9元,而2.5升装和5升装的价格分别为26.8元和56.5元。与一周前相比,价格均上调2元左右。“这几天豆油涨幅还不算大,过几天还得涨,可能在五六元左右。”她说,“由于今年菜籽、玉米两个品种价格都有大幅上涨,所以过不了多久,菜籽油和玉米油价格也都会上涨。”
当记者问及超市是否储备食用油以防持续涨价时,刘女士说,油价无论涨多还是涨少,消费者都得吃油,超市没必要囤积。
根据监测,7月份以来,国内食用油价格跟随国际大盘上涨,7月初沿海一级豆油出厂价为7100元/吨,8月底达8900元/吨,上涨11%;9月底涨至9300元/吨,上涨31%。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市场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邵娜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用油出现新一轮涨价,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拉动进口大豆价格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由于美元持续走弱,导致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强势回升。”她告诉记者,九十月份,美元大幅下跌,促使以美元为结算单位的国际油价强势上涨,拉动国际油脂油料期货价格在美豆丰产的情况下,持续反弹。
“另一方面,国内外油脂期价大幅上涨,推高了进口大豆和豆油的成本。”邵娜同时表示,冬季食用油消费回升,也是促使其涨价的一个原因。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