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与水质差成两大难题
据了解,此次调查基于“百村十年观察”项目组这一大的平台,目前已经在全国258个村庄4000户建立了固定观测点,因此得出的结果较为权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缺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区域性缺水。调查数据显示,19.3%的受访农户不同程度存在缺水问题。其中,西部地区缺水农户比重达31.8%,分散居住型村庄缺水农户比重达20.6%,集中居住型村庄这一比例为14.4%,高原、山地村庄缺水农户比重分别为36.5%和29.9%,远高于其他地形地区;
二是季节性缺水。95%的农户每年缺水约两个月,缺水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农户比重不到1%。缺水季节多见于年末和年初。
对于饮水质量的好坏,受访农户们的态度则不大相同:62.3%的受访农户认可饮水质量,10.8%的农户对饮水质量表示不满,2.5%的农户认为当地水质很差。
据调查,采取水管饮水和打井取水方式的农户对水质认可度较高,分别为66.9%和60.2%,采取河或溪取水方式的农户对水质认可度最低,仅为31.2%;沿海地区30.5%的农户认为当地水质很好,高于其他地区水平,西南、东北地区分别有14.0%和13.1%的农户认为当地水质不佳,水质问题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高原地区受访农户只有50.7%的农户认可当地水质,渔区30%的农户认为当地水质不佳。
农村饮水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百村十年观察”项目组建议可从储水工程、节水工程、用水工程、调水工程和洁水工程等“五大工程”着手解决农村居民饮水难问题,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和成因还有待进一步探析和解决。
但是,据记者了解,当前农村饮水管理制度存在较大问题。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