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如果未来物价继续高位运行,那么,此次加息就很可能是一次连续加息的开始。我们预期,10月份CPI将达到4.2%,由此将大大加剧政策部门和市场的通胀预期,再加上全球本位币国家的量化宽松,也令当局对资产泡沫化的担忧加深。基于这些判断,我们认为,年内不排除继续加息可能。而年内的加息,也有利于缩短利率政策时滞,为明年保持物价稳定奠定良好基础。当然,在价格调整的同时,数量工具也可能继续跟进。为有效调控货币信贷,控制流动性,年内仍然存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2次的可能性。
刘煜辉:进入加息周期的可能性比较小的。最近宏观调控部门传递的声音都是“容忍更多的通胀率”,前任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近期也表示,不宜用价格的工具,应该用数量型工具。而且,本次加息带有太多妥协的成分,一是时间上拖得太久,总给人感觉是被动式的、倒逼式的;而且还是更多照顾强势部门利益,比如活期存款利息率不加,多少还可以有利于银行利差的增加。
因此下一阶段,数量工具和行政控制的方式是主要的,也不排除当外界对负利率的声音很高时,央行通过被动地加息2-3次来影响市场预期,抑制资产泡沫化和投机行为。这种加息更多的是应景式的,作用没有主动型连续加息大。
我认为,央行启动价格工具的效果,关键在于要使得被调控者相信调控者的坚决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意图和决心,然后做出相应行为的自觉调整,从而使得经济指标达到政策目标。否则,价格工具的效果将难以显现。因此,出其不意的一次利息调整恐怕很难使得市场相信货币当局敢连续的加。
盛宏清:今年10月份的加息预示中国加息通道已经打开,但由于本次加息出手很重,而且在温和通货膨胀下加息效应一般需要观察一个至两个季度,我们认为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但明年的情况另当别论,随着通货膨胀蔓延压力加大,负存款利率和负贷款利率可能在2011年1季度-2季度重逢,而且那时宏观经济又经过了3个季度平稳较快增长,外部经济也会改善,加息概率将大增。
对于年内数量型工具使用问题,由于外汇占款增长较为迅速,特别是热钱流入境内规模加大,且今年第四季度信贷派生货币、外汇占款和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总计高达2.56万亿人民币,我们认为年内再次动用准备金工具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且年内“宽货币与紧信贷”并存。(记者 唐真龙 李丹丹)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