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应该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分开看,使用 “滞胀”的说法不准确。经济增长在中国潜在产出水平运行,并且日益筑稳,而通货膨胀在温和的区间(CPI涨幅小于5%)波动,都属于正常现象,与“滞胀”的真正含义差别巨大!西方国家在70年代-80年代“滞胀”时期,经济增长水平为负或者2%以内的水平,但通货膨胀水平高达两位数。
加息:“突然”中的“必然”
上海证券报:9月份的CPI数据也是刺激央行加息的重要诱因,您如何评价此次加息的举动?加息对宏观经济、商业银行以及投资市场会产生何种影响?
盛宏清: 通货膨胀持续攀升是加息首要原因。中国CPI在7月—9月连续3个月超过3%,并且负利率缺口呈扩大趋势,而宏观经济持续稳定运行为加息政策出台创造条件。本次央行加息将进一步稳定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对控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有利于资金流向实体投资领域。
同时,本次加息缩短了中长贷款存款利差,并且由于长期限存款利率提高较多,居民存款长期限化的现象显现,相对提高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由此本次加息对商业银行会产生一些负面冲击,初步测算,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利差将缩小约7个BP。这种负面冲击在明年将更加显现出来。
鲁政委:本次加息的启动,有利于稳定市场通胀预期,同时为今后继续进行调控以避免出现资产的泡沫化奠定初步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贷款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减弱贷款利率过低、从而减轻国有企业过度挤占有限的信贷额度,促使信贷资源更多向民间投资配置,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在企业方面,在目前利润同比增速仍高达50%以上的情况下,25个基点的加息,企业应该是能够承受的。从商业银行来说,虽然一年及以上期限的基准利率调整具有一定的非对称性,但加息所传递的强烈紧缩信号,却能够使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从而让利率上浮更多,由此非对称的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小。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