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限令效应放大
美元持续走低也是推动以美元结算的农产品价格飞涨的重要因素。数字显示,自今年6月中旬至今,衡量美元兑换全球其他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已累计下跌约14.2%。不过,由于在上周末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盖特纳重申美国联邦政府的“强势美元”政策,美元指数本周略微反弹并一定程度缓和了农产品价格的持续涨势。
需要强调的是,在众多农产品中,CBOT的小麦期货价格却“坚定”地连涨四天,一举升破7美元每蒲耳氏的关口价位。这其中,除了美国的主要小麦种植区面临干燥天气外,全球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延长谷物出口禁令则施加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此前在本月22日,俄罗斯总理宣布,俄今年收获6000万吨谷物,原定今年底到期的涉及小麦、大麦、黑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面粉的谷物出口禁令将延长至明年7月1日;而同为谷物出口大国的乌克兰也宣布,将通过拍卖出售粮食出口配额。
西方媒体指出,俄乌谷物出口限制的确会对全球农产品市场产生直接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从8月初宣布禁令以来,俄罗斯在三个月时间里已就谷物出口细节几度做出调整。而由此造成的不确定性必将加深农产品消费者的恐慌情绪和投资者的投机获利欲望,出口限令的负面效果也因而被放大。
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荷兰合作银行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低迷、异常天气以及国际资金炒作等因素的影响下,未来一段时间的全球农产品价格还将继续保持涨势;“鉴于欧美经济体复苏放缓,上述涨势的持续时间很可能要比预计的更久”。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