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9年棉花总产量是637万吨,比2008年下降了112万吨,在棉花产量正常的年份,棉花缺口在400万吨左右,2009年的减产导致今年棉花缺口进一步加大。
同时,今年8月黄河流域雨水比较多,对正处于花蕾期的棉花生长极为不利,导致棉花单产减少,质量下降,李汝忠预计,今年棉花总产量将下降20%~3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棉纺原料供应量与需求量相差269万吨,而2010年相差626万吨,比去年增加357万吨,棉花缺口明显。
国际方面,巴基斯坦洪灾导致的棉花减产、中国和巴西的进口需求大增、印度限制棉花出口、美元持续贬值、国际棉花期货市场的推动……都影响到国内棉价。
为了缓解棉花市场的供需矛盾,中国政府于8月10日开始抛储,但是从趋势来看,抛储价格高开低走,8月底探底反弹,9月中旬之后加速上涨。
对于棉花市场的异常表现,中信证券分析师毛长青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今年棉花减产表现明显,市场对于未来棉花价格的预期会更高。
目前,山东、新疆等棉花主产地已经陆续开始收购新棉,山东部分地区籽棉最高收购价超过6元/斤。
新棉上市是否会使当前的棉花价格趋稳?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杜敏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国家储备棉库存有限,在减产预期下,棉花需求依然旺盛,市场缺口很大,新棉上市对遏制棉花价格作用有限,未来涨价趋势仍将蔓延。
纺织行业新洗牌
棉花一般占棉纺织企业成本的60%~70%,其价格的上涨波及下游产业,不少中小纺织企业表示,棉花价格的涨幅已经让企业“不堪重负”。
就纺织行业而言,目前各环节承受能力逐步减弱,棉纱、棉布、棉制品价格涨幅逐级递减,限产压时、减少棉花用量现象已经出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