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依赖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全球化的感召下,中国迅速将对外贸易的发动机利用到极致。中国对外贸易取得迅猛增长,2009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外贸依存度也高达70%,出口依存度接近40%。中国外贸高依存度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中国制造”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头号目标,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中国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倾销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占全球75%。对国际市场尤其是对发达国家市场的高依赖,正令中国品尝苦果,未来还有更多更大的苦果。
技术的依赖
1992年,中国匪夷所思地确立了“用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在诸多领域、诸多行业基本放弃了研发,改由同跨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通过开放国内市场来换取“先进技术”。如此,中国便陷入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与陷阱,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对外技术依赖。据中国科学院统计,中国数字设备进口依赖程度是:光纤设备100%,高端医疗设备95%,集成电路设备95%,石化设备85%,纺织设备80%。在中国的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拥有;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的专利基本上被外企所垄断。目前,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约占0.03%,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中国实际上只是建立了一个庞大但是“弱智”的经济体系。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13亿人口的大国,有着大量科技人才,却要长期引进、依赖国际二流技术,真是耻辱!
品牌的依赖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贴牌制造”,如今中国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2010年6月,美国咨询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09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中,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竟然无一品牌入围。在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与国际品牌集团共同发布的“2009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中国企业无一上榜。在连续四年(2006~2009)“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中国品牌均无踪影。2009中国企业500强出炉,时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就此评论:客观地讲,500强更像500大。因此,金融危机风暴袭来,尽管中国远离台风中心,但是众多无自主品牌、无自主设计、无核心技术的“三无”代工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少企业因此关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