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杨瑞龙:低端劳动力市场形成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9/25 13:42:13   
>> 相关新闻链接
·郎咸平:是什么让中国人过得如此辛苦 ·林岗:工资上涨总体上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
·专家提醒:低利率时期投资者购买国债有技巧 ·巴曙松:中国不会爆发地方债务危机
·中国社保基金往哪投? ·李焜耀:用四色蝴蝶诠释产品差异
·金岩石:如何看房产空置? ·李荣融“球”评央企改革
·蒲坚:信托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 ·李荣融首谈离任心情和人生规划:想去清华读管理
    4、“劳资关系”冲突进一步加剧。各种民营和外资企业大幅度提高招工工资,各级政府大幅度提高总第工资标准。

    因此,随着工资上涨资本流动也出现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大家看,09年外资流向,原来的外资流入大省,比如浙江、上海、江苏,都出现明显的回落,浙江省出现了负增长,而中西部地区重庆、山西、辽宁、四川等省成为了大量的外资流入地,这跟东部地区劳动者工资上涨有很大关系。

    第二,工资水平的上涨,我们认为是由综合因素造成的,比如人口因素、周期因素、政策因素、结构因素等等,其反映的是在保留工资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共同推动下,农民工工资形成机制正在从传统的生存工资法则转向保留工资约束下的市场议价型工资法则转变。

    1、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保留工资不断上涨,推动低端劳动力价格上涨。所谓保留工资,就是留在农村的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它的上涨主要原因源于农村改革使务农收入进入一个稳健的上升通道。随着农业税豁免、粮食补贴、粮食收购价保护政策等,人均产出增加的好处留给了农户,人均产生的增加真正演变为务农收入的增加。另外,受制于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它将带动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这对转变成本带来了上升压。此外,中国农民工出现了新生代,这也导致了保留工资的上升。

    2、留守劳动力的家庭分工特征使劳动供给曲线变得缺乏弹性。尽管农村仍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劳动供给不再具有无限弹性。

    有人说中国工资已经进入了刘易斯拐点,刘易斯认为经济传统两个部门:传统部门、现代部门,传统部门由于工资很低,当工资达到工业水平就由农村城市转移,这里面就有个刘易斯拐点问题,当刘易斯拐点出现的话表明传统经济已经向现代经济的过度。事实上我们中国的刘易斯拐点有没有出现?目前我们中国的农村还有3亿多的劳动力,经测算就业率大概也就40%-50%的样子,毫无疑问中国还是存在剩余劳动人口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农村供给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家庭分工是有很大关系的,事实上中国的家庭分工是特别明显的,因为农村人口有所谓的承包地,因此中国的农村家庭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也就是说一部分在城市打工,还有一部分留在农村。因此他们这一部分的人转移能力是受到很大限制的,由于这种家庭分工的特征,导致了这部分人转移不出去,那么工业部门必须以更高的工资作为补偿,劳动供给就会变成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起码不是无限弹性的,我们利用内蒙、甘肃两省15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99年在农村留守劳动力中只有19.3%的劳动力表示因家庭原因而不愿出外务工,但到了04年这一比例升至28.9%,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