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不会爆发地方债务危机(专家说)
●地方融资平台引发风险担忧
●治理结构不完善是主要问题
●突出弊病是经营性质不明确
●总体债务率仍处于合理水平
去年中国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也引发了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担忧问题。
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达7.66万亿元;另外,据债券市场的统计,截至6月末,城投债(含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余额为4882.5亿元,再加上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2670亿元,截至2010年6月末,地方政府公开的可计算的总债务已超8.42万亿元。根据审计署前期对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的审计,其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364.77%。
中国地方融资平台最大的问题之一是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城投公司法定代表人或管理人员大部分由地方政府官员兼任,造成了“政企不分”的局面。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城投公司都是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货币资金、土地使用权、国有股权以及国有资产等方式出资设立的,为促使城投公司更好地为地方政府服务,地方政府往往委派相关政府官员到城投公司担任要职。虽然这导致了城投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但却也密切了与地方政府关系,有利于获取政策支持和优势资源。
地方融资平台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经营性质不明确,经营性资产缺乏,经营收入少。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大多数既承担了融资功能又承担投资、经营功能,而又以融资和投资功能为主,一些地方政府为增强地方融资平台融资能力,将大量道路、桥梁以及公园等公益性资产注入地方融资平台,由于这些资产无法产生收入,因此往往导致地方融资平台缺乏经营收入,部分区级和县级地方融资平台甚至完全没有经营收入,利润完全来源于财政补贴。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