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 详细] |
 |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 详细] |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 详细] |
 |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 详细] |
 |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 详细] |
 |
|
|
|
|
|
|
中央严厉楼市调控遭遇地方温和新政 |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5/28 15:21:04 |
 |
>> 相关新闻链接 |
|
|
|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已一月有余,目前楼市仍处于走向未明的“混沌期”:高涨的房价总体稍现松动,但热点地区投资投机性需求仍显活跃;地方调控细则陆续出台,却似乎越来越显“柔性”;土地市场稍趋平静,但高溢价地块仍在冒头……种种迹象表明,尚不能对调控成效过于乐观。
业内人士认为,楼市调控当务之急仍是要坚决把调控政策执行下去,“减法”和“加法”双管齐下:一方面,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且使房价合理回调的风险也在可控之中;另一方面,确保增加商品房、保障房开工及供应的措施能严格落实,而保障房的加快推进更有利于弥补商品房开发可能回落造成的投资及消费拉动的缺口。
地方调控细则多“温和落地”
4月中旬出台的“国十条”,凸现了中央政府抑制楼市投资投机、加强监管、增加供应、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然而,缘何至今楼市依然走势难辨?分析人士认为,除资金无忧的房企降价促销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外,另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地方调控政策力度远远低于预期。信号不一,“看空”和“看涨”的博弈自然就要继续。
北京4月30日发布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明确要求“暂停对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以及不能提供1年以上北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北京市居民发放贷款”,措词严厉,似乎更甚于“国十条”。
进入5月后,各地方细则陆续发布,调子明显趋向“温和”。
——深圳5月6日发布细则,直接针对炒家,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西安在同日公布的通知中,没有强调对投机购房的打压,而是着眼调控供给,稳字当头。
——浙江在5月19日“亮剑”,对首次购房给予公积金贷款优先保障,同时要求研究实行特定的限购政策,可谓“有保有压”,理性但相对温和。
——广州在5月21日亮明“底牌”,24条措施,重在加大土地和保障房供应、加强市场监管等,但不涉及抑制需求。
——重庆在5月21日公布了十条细则,鼓励首次购房,强调差别化引导,意在楼市平稳健康,严厉程度低于先前预期。搜房网就“重庆版”政策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截至27日上午10时,有61.31%的网友认为此十条“比较温和”,34.02%的人认为“对楼市无影响”。
综合看来,尽管已出台的地方版楼市调控细则均在中央调控的大框架内,一些地方政策刚性不足,余地充分。
楼市呈现“另类风景”
随着调控的深入,楼市“降温”迹象已然显现,但部分地区似乎仍有一些“热点”。
在杭州,曾在今年3月下旬创造“3小时售罄188套千万元级豪宅”纪录的“绿城·蓝色钱江”24日再次开盘,其中“江景1号楼”的35套公寓达到均价6.2万元/平方米,每套总价最低也要在2400多万元。杭州市透明售房网显示,至当日17时,该楼盘已预定18套,销售过半。
责任编辑:cprpw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