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化,以土地为抵押品大举借贷的城投公司正承受越来越大的财务压力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站在火炬大厦10层,窗外近20个施工项目尽收眼底。这里是唐山市路北区,唐山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唐山城投)正坐落于此。
自2007年始,唐山市的房价已超越省会石家庄,均价直逼7000元/平方米,河北省“三年大变样”计划的提出,更让这个震后重建的城市日新月异。
跨入2010年,伴随地产调控政策的风云突变,唐山这台上足马力的建设机器,却可能面临“燃料不足”的窘境。
特别是在银监会3月初提出“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后,原本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骤紧,众多以财政承诺为第一担保的城投公司,已经明确感受到银行态度的转变。5月13日,唐山城投副总经理史效东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政策和去年比有很大的变化,对我们公司的影响可想而知。”
处境微妙的城投公司并非仅限于唐山,僵持的楼市令土地市场的热度瞬间消散,众多以土地为抵押品大举借贷的城投公司隐忧尽显。
两大压力
在史效东眼中,从4月份开始,各家银行的放贷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去年银行对城投的营销力度特别大,只要符合条件,审批程序快速到位。今年,可以谈,但没有一家银行往前推动。”史效东说。
唐山城投融资主要依赖“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自2009年始,因唐山市大项目众多,国开行也加大了对唐山城投的支持力度。5家银行在当地被称作“五大支柱银行”。
史效东透露,目前贷款最多的是建行,然后是中行、国开行、工行和农行。贷款利率均为基准利率5.94%。他近期往返银行和公司间的次数明显增多,“银监会给银行的压力,我们通过和银行接触,感受已经非常深。”
压力来自两方面,一是针对以前的贷款,如何向银行交待,怎样向银行落实以前的担保和抵押。“如果不落实,人家会不会继续给你新贷款?这就是问题。”史效东说。
在与银行的接触中,史效东认为“银行态度虽说比较积极,但事却没有往下做”。“只能等银监会真正把这一轮检查完成以后,看究竟怎么定调。如果没有这个,今年很难从银行融资。”
另一压力则是,今年的贷款怎么办?2010年,唐山市政府给城投公司的贷款指标是30亿元。这对正欲转型的唐山城投是个巨大的考验。
唐山城投前身为唐山市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2008年底完成改制后,变身为市属国企,但其业务模式仍沿袭政府部门。主要表现为贷款的“借用管还”多个主体。
“融资的是城投,干活的是其他部门,分配和偿还都归财政局。”史效东说。“可这样的体制,今年从银行已经无法贷到款了。”
按照银监会的规定,融资主体必须是项目主体。史效东认为“这非常严格”。
此外,资金的监管也与以往不同。之前的模式是,所有的融资都放到城投公司,再由城投公司把钱划到财政。“而现在执行自行支付和委托代理制度,用多少都直接给建设单位,直接给采购的经销商,不允许再做资金的流转。”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