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集团的负债率大概在35%,并不太高。”4月20日,娄底城投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罗斌,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并不讳言城投集团的账本细项,对各种数据非常熟稔。
截至2010年2月28日,该集团总负债为26亿元左右,其中包括13.32亿元的银行贷款及所欠工程款等。
较重的历史负债,影响了2009年娄底地方融资平台进一步的融资,也导致城投集团与银行贷款时的议价能力明显不足。“我们没有抓住去年信贷宽松的环境。”对此,罗斌不无感慨地说道。
娄底城投集团的信贷抵押物主要是存量土地,总规模在1200亩左右。而在其新组建的过程中,娄底宾馆进入集团架构,“也是考虑到它将来可以用于抵押,是优良抵押物。”罗斌说,土地财政为其偿债第一来源。
公司新张未及5个月,已承受债务到期压力。罗斌说,2010年就将需偿还银行本息1亿元。还有一笔2亿元的建行贷款,需做续贷处理,并产生转换成本若干。
不过在娄底城投集团的账本上,三至五年后才是其偿债高峰期,“每年本息还债额将达2亿元~3亿元”。
罗斌告诉记者,目前城投集团运营的项目都是公益性项目,无法产生现金流,也就没什么造血功能。偿债首先将选择变卖本级财政注入的固定资产,其次将是财政对集团旗下公益性项目等的财政补贴。“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们可能还依靠财政支持,重组银行欠账,比如以新还旧。”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见到的娄底银监分局的一份文件显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都是以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政府划拨的土地出让收益,作为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都由地方财政出具承诺偿还贷款本息保证,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并通过人大纳入政府预算。”
两个表述中还款来源差异较大,其风险的考量不言自明。
而地方财政的“捉襟见肘”之说,在娄底政界广泛流传。“一般性财政收入,光是发完10万份(公务员、老师等)财政工资,都还差1亿元。”一娄底财政局官员说。
与财政预算收入一样无法提速的,是娄底市区的土地价格。这直接关系到了城投集团的融资能力。
娄底城投集团现有1200亩土地储备。若按当地目前70万元~80万元/亩的土地出让均价计算,上述土地的总价值在8.4亿元~9.6亿元。但当地土地一级开发成本已经高达20万元/亩,城投集团土地可供变现的资金总量即改为6亿元~7.2亿元。
湖南省政府一位经济专家在考察娄底后曾判断,城投集团旗下地块的升值幅度,在可预期时间内可达到35%。娄底发改委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办公室刘姓主任,对土地开发远景也持相同观点:“通过完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价格肯定走高。”
这正是当前地方政府举债推进基建工程的基本逻辑——以基建抬升地价,再以卖地偿还负债。对于市区商品房均价在2500元/平方的娄底,地价翻倍才能覆盖基建项目的银行举债。
“如果土地市场惨淡,或者土地价格大幅贬值,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来说,政府投资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将难以为继。”房地产高级经济师章林晓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此种预测在唐山城投得到印证,史效东说,一旦未来土地收益大幅下降,唐山“只能缩减工程,也只有这一个办法”。
章林晓分析,一旦城投公司失去土地收益,支付银行利息都成问题;将进入“不死不活”状态。“地方政府不会允许城投公司破产,唯一的解决之道是,从现在开始不会超过半年,房贷政策必定放宽,或者变相放宽。”章林晓说。(记者 魏洪磊 陈珂 李鹏)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