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4日在北京开幕,双方高层直面经贸焦点问题———出口限制和汇率,足见其对中美经贸进一步发展影响之大。
当前美国正极力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推销美国货,以恢复其国内经济和就业;中国又处在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时点,需要并且也鼓励扩大消费;如果此次对话能有效对接双方的供求,将是中美经贸的巨大双赢。
态度
中方再次明确将稳步改革汇率
在短短两天的对话时间里,效率是必须的,客套和礼让反而显得不合时宜,高层间开门见山地提出诉求并坦诚交流成为主流。尽管汇率并非会议的核心议题,但作为中美话题的敏感地带,中国高层在第一时间就汇率问题再次明确表态。
国家主席胡锦涛24日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努力推动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的致辞。他在讲话中即表示,中国将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胡锦涛发表讲话后表示,对中国领导人承认汇率改革是更广泛的经济改革议程中的重要一部分表示欢迎。
如会前各方预期,汇率问题在此次对话中被最大程度地淡化,而“静悄悄”的讨论成为中美双方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一致的做法。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美两国对于汇率问题的表态都十分明确,此次对话实际上有更为重要的内容要讨论,双方不会过于纠缠在这一问题上,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双方如何建立更加互利共赢的贸易投资关系,才是双方要讨论的重点。“这种淡化也可视为美国在汇率问题上策略的一种改变。”陈炳才说。
不过,媒体记者们对于汇率问题仍然表现了惯有的热情关注,抓住对话期间新闻吹风会上每一个提问的机会,试图再多得到些下一步人民币汇率走向的线索“我们不知道有一个所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关于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报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4日在新闻吹风会上面对记者的提问明确表示。18日,美国联邦参议员舒默和葛兰姆牵头的一个小组致信美财政部长盖特纳,称中国拒不公布去年与IM F磋商后撰写的一份报告,而该报告包含可能证实中国有意操纵汇率以获得不公平贸易优势的确凿证据。
路透社消息称,对话第一天,两国对欧洲债务危机发出不同的声音。美国认为欧债危机对全球增长影响甚微,但中国则更为悲观,称欧债危机将影响出口需求,其他地区也会受到拖累。美国CN N表示,今年年初,中国已经在小步走向外部平衡,3月份甚至出现了罕见的贸易逆差,此外,欧元下滑已使中国产品价格在欧元区提高了14%,面对这种情况,美方希望中国扩大进口、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希望很可能落空。
“从贸易平衡或者从经常项目下的国际收支平衡角度讲,中国的顺差去年下降了34%。今年1到4月又下降了78.6%,我们已经处在一个非常小的顺差范围,我们将继续实行稳定出口和促进进口的政策,这会有利于今年我们在这方面更大的平衡。”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新闻吹风会上也表示。
胡锦涛表示,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国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加居民消费,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健康平衡发展,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