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笔者在石家庄市汽车以旧换新联合服务窗口看到,十几个办理窗口被前来办理补贴手续的车主围得水泄不通。“从今年4月份开始,这种火爆场面就没停过。”正在帮助顾客办理相关手续的工作人员小王这几天忙得焦头烂额,“每天的咨询电话不断,进入5月份以来,每天来办理补贴手续的车主最多达到一百多人,少时也有五六十人。”“听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本月就要结束了,我得赶紧将车换掉。”市民老李赶到服务窗口详细了解相关程序后,决定提前换车。老李介绍,自己开的是一辆微型载货车,“开了6年了,车辆并没有什么大毛病,原计划到年底再换新车,考虑到以旧换新政策就要截止了,如果年底再换,就不太划算。”汽车报废公司的负责人介绍,除了政府补贴以外,公司还会根据报废车的吨位给车主残值费,“价格按一吨800元左右计算,公司将给李先生约1200元。”老李盘算着政策补贴6000元加上这1200元,“真是为买新车省了不少钱”。“到晚上八点多还会有车主过来,工作实在太累。”汽车报废公司的录入员小刘抱怨。在省会汽车报废厂,原先只需要两位工作人员录入报废汽车的数据,现在增加到了五个人还不够。“上涨的势头是春节后显现出来的,一直持续到现在,热度不减。”
石家庄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副处长菅立功介绍,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期限是从去年6月1日起至今年5月31日。由于开始时政策补贴相对较少,全市去年仅完成90多辆。今年元旦后,国家大幅提高补贴标准,报废旧车最高可获1.8万元补贴,同时以旧换新政策还可以与购置税减免同时享受,极大刺激了车主的热情,尤其是进入4、5月份,以旧换新出现了“井喷”。“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汽车以旧换新手续近两千辆,在全省位居前列。”
重型货车、大型客车少见以旧换新除了拉动新车消费外,以旧换新还有着另外一个现实的意义,就是倡导节能减排。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两会新闻办曾组织了一场关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以深化社会各界对汽车再制造的了解。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材70%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对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节能减排以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贡献显而易见。
据工作人员介绍,报废车辆95%为黄标车,即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Ⅰ标准的汽油车和达不到国Ⅲ标准的柴油车。“只要报废车数量上去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也就达到了。”笔者从省商务厅获悉,截至3月底,全省累计办理补贴车辆1609辆。
但就全国范围来看,据公安车管部门测算,全国有300多万辆车符合报废标准,现在报废的还不到1/30。同时,目前大多以旧换新的主体是微型车,这部分车价格非常低,但以旧换新可拿到6000元的补贴,还未计某些地方的奖励。耗能更高的重型货车、大型客车却鲜有以旧换新,这无形中就使所倡导的节能减排打了折扣。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