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宗苗淼 通讯员马利强、史雷)记者从平山县获悉,日前该县已制作完成中央办公厅、人民日报社等34处西柏坡时期革命旧址修缮恢复工程项目书。旧址恢复、陈列馆、体验区等建设工程将于明年7月1日前全部完成。这是平山实施红色文化保护工程,丰富“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内容的重要举措。
平山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1931年就成立了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三个革命历史时期均留下众多革命旧址,成为光辉历史的真实见证和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今年以来,中央、省、市领导相继到平山调研,要求平山加快组织实施红色文化保护工程。省委副书记、省长陈全国在西柏坡召开现场办公会时提出,要尽快恢复一批革命文物主要设施,丰富红色旅游内容,再现当年“红色首都”风采。
就此,平山县已精心部署、迅速行动,抽调了宣传、建设、规划、党史、文物等部门工作人员对中央和国家部委在平山驻扎情况进行了实地查证。几经落实,共发现旧址有34处,分布在县内滹沱河两岸9个乡镇28个村庄。目前,已完成史料搜集、制图和修缮恢复工程项目书等工作,并制定了建设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群实施方案。
据悉,在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平山将按照修旧如故、建以致用的原则,对华北人民政府、中央社会部、人民日报社等旧址进行修缮恢复,预计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部分旧址还将配套建设模拟革命年代工作、学习、生活的体验区,寓教于乐,寓教于游。
目前,首批6个中央部委旧址修缮恢复提升工程已经启动,人民日报社、华北人民政府、马列学院等12个旧址正着手立项。
另外,基于借鉴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对红色革命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利用,平山也极力开展红色历史整理、革命旧址普查工作。去年12月初,平山开始全面整理解放战争时期中央部委机关在平山活动情况,涉及中央及解放军总部主要机关、华北党政军领导机关约60个单位。今年4月,平山着手全县范围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旧址普查工作,随后编辑出版的《平山县革命遗址概况》将为大规模旧址恢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西柏坡时期的中央部委是新中国国家领导机关的起点和源头,修缮恢复旧址意义重大。省委、省政府已把这一工作列为必须抓好落实的十件大事之一,并成为迎接建党90周年的献礼工程。
■相关链接
◎人民日报社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在平山县里庄村创刊,毛泽东在西柏坡为《人民日报》重新题写报头。当时人民日报社100多人,下设编辑部、通讯部和经理部。每天出版对开四版一大张,日发行量达4万多份。
◎中央社会部旧址
1947年春,中央社会部进驻西柏坡西邻东、西黄泥村。此后,李克农领导的中央社会部作为隐蔽战线为配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各战场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央电台旧址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来到西柏坡后,党中央决定在西柏坡附近新建一座电台。当时新华社口头广播部,先后设在离西柏坡只有几里路的陈家峪、韩家峪、通家口。1948年5月23日正式对外播音。对外播音仍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华北人民政府旧址
华北人民政府是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前身。
1948年7月11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在石家庄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在五省(山西、河北、绥远、察哈尔、平原省)、二市(北平市、天津市)1500万人民民主选举代表的基础上,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26日华北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就职视事,并启用政府印信,华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