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文静)近来,由于杂粮价格的一再飙升,石市百姓生活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做饭时少放点杂粮,少买杂粮食品。而且今年的粽子也显现出了“高行情”,价格比去年同期贵了50%左右。
解暑绿豆让人很“上火”
天气越来越热,应该进入旺季的解暑绿豆却没有进入旺季,各超市、菜市场的绿豆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太贵了,买的就少了。”一家超市的经理说。
记者昨日在几家超市和菜市场看到,绿豆的价格基本上在10元/500克左右,比去年上涨了将近一倍,这个价格让普通老百姓感到很有压力。据了解,绿豆的价格是从3月份涨上来的,一直涨到现在,突破了每500克10元的最高点。针对绿豆以后的行情,业内人士普遍看涨,“从趋势看,绿豆的价格刹不住车,还得涨。”先天下超市的一位经理说。价格的高涨肯定影响销售,据北国超市相关人员介绍,现在绿豆的销售量低于去年同期。在一些菜市场,不少粮油商自动减少了绿豆的进货量。
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绿豆价格大涨的主要原因是产量减少,绿豆主要产自东北,去年东北遭遇旱灾,导致绿豆产量明显下降。同时,也不排除不法商贩借机囤货的炒作因素。
五谷杂粮吃得少了
涨价的不仅仅是绿豆,还包括黑米、薏米、红豆、黑豆等各种杂粮。记者从几家菜市场和超市了解到,杂粮整体上涨了30%以上,其中黑豆的价格卖到11元/500克,薏米更是涨到“天价”,一斤就卖到了15元。只有黄豆价格没涨,目前还是每斤二三元钱。五谷杂粮价格上涨,很多市民减少了消费量。
据悉,近几年在健康养生观念引导下,五谷杂粮日益受宠,很多追求生活品质的市民已经习惯于多吃五谷杂粮,各商场以五谷杂粮为主要原料的豆浆机、米糊机也销售不错。但近期五谷杂粮价格的一再飞涨使得很多市民感到烦恼。
杂粮制品“缩水”了
李女士经常光顾单位附近的快餐店,喝上一碗粥,吃点小吃当午餐,可是近一段时期以来,她发现盛到碗里的粥越来越稀了。“以前的黑米粥、八宝粥特别稠,必须用勺子才能吃,有时候都不用吃主食,可现在的八宝粥不但里面杂粮少了,还稀多了。”
一家经营粥屋的经营者也坦承,如果还按以前的稠度,卖黑米粥、绿豆粥几乎是不赚钱的,涨价怕顾客不能接受,只能减少点用量,就显得稀了。
超市、饭店的杂粮制品“个头”也小了。记者在一家超市看到,杂粮馒头比以前小了一圈,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杂粮这么贵,蒸馒头时只能“多出点数”,比如一块面以前能蒸20个,现在得蒸成22个。
粽子价格上涨
端午节没到,粽子早早上市,一些爱吃粽子的市民已提前尝了鲜。不过,今年粽子的价格比去年高了一大截。记者在北国超市先天下店看到,以前卖2元一个的粽子,现在卖到了3元一个,“包粽子需要的江米、红豆、红枣等原料价格都涨了,粽子不可能不涨价。”现场工作人员说。在北国超市北国店,包装好的品牌粽子价格也相当昂贵,某品牌的两个小粽子装在一起,就卖到10.5元。
业内人士介绍说,今年粽子的价格肯定贵,但是到端午节前后,各家超市都会把粽子集中起来展卖,会搞各种促销活动,那时候有望把价格压下来,市民也就能买到相对便宜的粽子了。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