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云萍) 记者昨天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日前,河北省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发布。企业职工货币平均工资增长上线为25%;增长中线(基准线)为18%;增长下线为8%。与2009年相比,工资指导线的上、中、下三条线分别上调了5%、4%和3%。
我省第12次发布工资指导线
据了解,当前,我国总体经济形势企稳向好。今年以来,我省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势头得到发展,全省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加快,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各项主要指标均好于去年。今年我省工资指导线的发布时间比去年提早了3个多月,也成为今年发布工资指导线较早的省份之一。尽早发布工资指导线,对于企业统筹安排工资增长计划,指导和促进企业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将发挥更好的作用。据悉,我省从1998年建立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除2005年未发布外,今年是第12次发布工资指导线。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大事、实事,明确提出了力争经过两三年努力,使全省城乡居民低保水平、企事业单位职工收入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2009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我省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在2008年增长24%的基础上,又比上年增长了14%,企业职工工资增幅连续11年达到或超过工资指导线基准线,保持了工资收入水平的持续较快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最快的时期,广大职工得到了实惠。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中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偏低且增长慢的问题还没有根本好转。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要求,还需要做积极的努力。
各类企业以此作为参照基准
制定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对企业工资实施宏观调控的手段,或者说是对企业工资增长的指导性要求。发布工资指导线的意义在于,通过政府发布工资增长指导线信号,指导各类企业以此作为安排工资增长的参照基准,由企业结合本企业实际来制定工资增长方案,安排职工工资增长幅度。对于已经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来说,工资指导线是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工资增长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按照分类调控的原则,经济效益有增长的企业,应围绕工资指导线上线安排职工工资增长;经济效益较好以及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省同行业水平的企业,应围绕工资指导线中线安排工资增长;其他企业,可按照不低于工资指导线下线的要求安排工资增长。确因经济承受能力不足,不能安排工资增长的企业,应征求职工意见,经职代会讨论,但支付给提供了正常劳动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
按照工资指导线制度的要求,工资指导线发布以后,各个企业要结合本企业实际参照工资指导线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执行。对于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要参照工资指导线,采取集体协商方式来确定本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具体幅度,签订集体合同文本。年终执行情况要向职代会或工会报告,作为厂务公开内容,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其中国有企业职工工资达不到工资增长方案要求的,经营者收入要同比例扣减。对有效益故意不增加职工工资的要予以预警通报,经营者不得兑现绩效年薪。生产一线职工增资幅度达不到工资指导线要求的,经营者收入不能增加。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各级工会组织将对工资集体协议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双方认真履行。
相关链接
工资指导线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制度,也是世界不少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调控方法,其目的是指导和影响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工资指导线由工资增长上线(警戒线)、工资增长基准线(中线)和工资增长下线组成。工资指导线是政府对企业工资增长确定的调控目标,也是衡量企业工资增长与经济效益增长是否协调的标尺,是对企业安排职工工资增长的意见要求。目前,我省越来越多的企业是依据工资指导线安排本企业工资增长的,工资指导线对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