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制后:扩张难题
改制成功后的农商行,基于自身的发展,对外扩张也变成了一种必然。以天津滨海农商行为例,改制后,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9年存贷款总额分别增长64.23%和78.65%。据齐逢昌介绍,目前滨海区域内的金融网点已基本饱和,只能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来拉动增长,但力度和空间有限。今年,滨海农商行计划在天津市中心城区新设3家支行,另外在西部地区新疆设立2家,浙江绍兴设立1家。
而早在2年前,滨海农商行已经在新疆喀什市设立支行,这是全国农信系统第一家跨省区的分支机构,以后北京农商行、重庆农商行纷纷行动,跨省区扩张已经成了农商行发展的一种模式。
按照银监会规定,农商行只能在西部地区设立2家支行的前提下,才能在东部地区设立1家新支行。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出于对资金外流的担心。我国将信用社限定在县级法人,其最初目的也是希望将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如果在发达城市设立过多分支机构,更多高回报的项目便如同“抽水机”,将使农村地区的资金流向城市,不发达地区的资金流向发达地区,加剧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山东省农信联社政策法规部副部长赵书阳认为,这此类风险监管方不必担心。“首先,农村是农信社的起源地,很多优质客户都在这里,农商行肯定会在保障这些客户的前提下发展外地市场;其次,在行业监管上,银监会对于支农存贷比例有着严格的限制;最后,对于农商行来说,其法人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更为完善,体制本身对投入风险有着更好的把控。”
滨海农商行已经有了跨省区发展的经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我们是在东部吸纳储蓄,反哺西部,这恰恰履行了东部支援西部的社会责任。”齐逢昌表示。
设立分支机构并不是改制后的农信社对外扩张的唯一路径,一些农合行、农商行已经开始尝试对外参股或控股其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记者了解到,目前鄞州农村合作银行已经参股秦皇岛市商业银行,并控安徽股黟县农村合作银行,而沧州、保定等农信联社也曾向滨海农商行投出招资的橄榄枝。
对此,齐逢昌表示,“现在还有系统性管理障碍存在,所以我们还不敢大胆去做。”一方面,对经营困难、历史包袱沉重的农信社法人,农商行实现控股的可能性更大,但农信社的决策权和人事权还掌握在省联社手中,省联社难以放手;其次,对于其他商业银行来说,在经营状况可控的情况下,割舍控股权也是困难的。
未来方向:组建区域性大银行?
农商行业界还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与其靠单个农商行一步一挪的扩张,不如联合省区或全国的农信社组成大银行。
记者了解到,很多省的农信联社支持这一设想。他们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大银行能够全国一盘棋,统一进行产品开发、政策制定,并灵活调配资源,这是未来形成竞争力的关键。
山东省济南市润丰农合行就是一个实例。润丰农合行的存贷款余额在济南市名列前茅,在山东省也位居前列,但由于资金和技术限制,其网银系统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建成。而建立网银系统对于全国性的商业银行来说轻而易举。目前,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的网络结算系统已经非常成熟。
业内人士认为,建立省级农信社法人是搭建大区域市场最直接的途径。而目前银监会对省级联社的改革方向尚未明确,按照现有的管理体制,省级联社是辖区内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农商行共同参股成立的企业法人,并对它们拥有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并没有实体经营业务。
对此,赵书阳表示,未来,省农信联社以资本关系来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县市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其实施经营决策和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这是可选择的模式之一。
齐逢昌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可以建成一个省会城市农商行,做成实体金融机构,省联社“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对其进行运作,这样既节省费用,也避免了管理重叠。(记者 李凤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