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理念促进企业安全高效发展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保障。冀中能源股份在追求规模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优势,大力推行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数字化“四化”开采,不断创新安全管理,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引领企业安全高效发展。
“好字当头”产业优化升级不停步
生产方式落后、劳动效率低下是困扰众多煤炭企业的难题,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一点也曾在冀中能源股份章村矿突出体现。作为公司开采历史最长的矿井,章村矿由于可采储量不断减少,特别是技术的落后,导致生产方式的落后和生产效率的低下,从1985年至2003年,企业连续18年处于亏损状态,最高亏损达4300多万元,一度濒临破产。
在冀中能源股份的大力扶持下,章村矿通过改进装备、技术和工艺,全面提升了矿井的生产效率,2003年首次实现盈利,一举摘掉亏损“帽子”。从此章村人对现代化开采方式的钟情近乎于痴迷状态,一次次大胆尝试令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2005年3月章村矿第一个综采工作面正式出煤,当月产煤44092吨,与原来高档普采平均月产原煤13000吨相比,月增产31092吨,增幅达239%;全员效率每人每月293.9吨,和高档普采时每人每月86.7吨相比,提高了2.39倍,每年可多产原煤10万吨,增加效益2000多万元。综采、综掘、锚网支护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该矿彻底摆脱了落后的开采方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从而带来了连续六年实现利润千万元以上,职工人均收入翻了近5番的“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惊喜。
开采方式的“飞跃”使企业产量规模迅速增加,效益成倍增长。2009年,冀中能源股份生产能力从2005年的760万吨提高到1200万吨;回采效率由19.53提高到32.04,掘进效率由0.144提高到0.233;拥有综采采煤工作面22个,综掘作业面40个;年产百万吨的采煤队5个,最高的采煤队年产200万吨以上;年进尺4000米以上的煤巷掘进队有9个,年进尺超过1000米的岩巷开拓队有12个,最高的达到了2000米。公司东庞矿、邢东矿、邢台矿等连续多年被中国煤炭行业协会授予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称号。
“抓大查小”安全管理创新不断线
在产量持续攀升、作业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冀中能源股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突出抓好重大事故预防和零星事故防范,不断创新安全管理,连续五年实现利润亿元以上,百万吨工亡率保持在0.2以下的良好安全态势,全力向本质安全型企业进发。
冀中能源股份总结多年安全管理经验,找出两个安全管理的重点,通过“抓大查小”,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逐步制度化、规范化运作。所谓“抓大”即全面推行安全生产重点项目分级管理办法,抓住重大安全隐患的防范;“查小”即大力开展两级防控两级点检制度,查处零星事故的发生。
走进冀中能源股份生产调度中心,人们的目光会被一张几乎占据整面墙壁的巨大看板所吸引。“这是公司《安全生产重点管理项目责任制落实一览表》,上面很清楚地标注着本月被公司确定为重点的安全项目,我们用‘红、橙、黄’三种颜色标识出不同的危险程度。”调度员详细地介绍说。为将水、瓦斯、运输提升等重大安全隐患牢牢抓住,冀中能源股份把井上下一些事关生产安全的重点项目,根据危险程度区分为红、橙、黄三级,实行分级管理、上墙调度,每月由公司领导牵头组织专项会议,分析情况,研究措施,限期整改。2009年公司及所属各矿共完成安全重点管理项目38项,一批关乎整个矿井安危的重点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大大增强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我们借鉴电力系统的经验作法,实行‘点检制度’,就是要把以往凭良心、凭觉悟、粗放的现场管理升级为规范的、可考量的、严细的现场管理。”公司总经理祁泽民向笔者介绍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大力推行点检制度的初衷。为把各类零星事故防患于未然,冀中能源股份将那些易出事、出过事、可能引发大事的水、瓦斯、火、运输提升、顶板等方面的关键部位定为公司和矿级两级防控、点检部位,通过区队班组、矿级领导、公司主要领导及职能部室对这些部位的定期巡检,形成了一张由横向密织的点检部位,纵向搭建的巡检制度编织的高密度防控网。2009年仅公司共点检关键部位83项,参检1388人次,查处问题1796条。“这道密织的安全网有效地监控、抑制了工作中的各类‘重’症——— 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病症、‘顽’症——— 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病症、‘虚’症——— 靠凭良心、粗放可能造成工作漏洞的病症,真可谓‘一检治三症’。”
多年来,冀中能源股份一贯秉承“不要带血的煤炭、不要带血的利润”,严格落实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努力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力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上“好”字当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