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熟悉燕郊,是因为这里是河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这里,汇聚了汉王制造、中兴通讯、世维通等国内顶尖的高新技术企业,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09年底,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2家,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58%。
人们不熟知的是,着眼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以医疗健康、现代物流、商务休闲、文化创意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在燕郊悄然崛起,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大幅提升。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燕郊科学发展的新亮点,继高新技术产业之后,燕郊开发区腾飞的“第二只翅膀”——— 现代服务业已羽翼渐丰。
2009年,是燕郊开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困难最多、挑战最大的一年。面对异常严峻的经济寒冬,开发区工委、管委理性审视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千方百计抓经济增长点,牢牢掌控了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经济发展逆势上扬。全年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8亿元,同比增长30%;财政收入27.46亿元,同比增长22%;固定资产投资202亿元,同比增长98%;实际利用外资9148万美元,同比增长32%;实际利用内资85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均提前两个月完成任务。
2009年,更是燕郊开发区在逆境中化危为机、挑战中克难奋进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甲流威胁的严峻形势,面对经济增长、国庆安保的艰巨任务,开发区工委、管委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经济发展保持锐气、城市管理追求精细”的主线,总揽全局谋大事,开拓创新求发展,圆满实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开创了各项事业的新局面。特别是“畅通燕郊、卫生燕郊、祥和燕郊”创建活动,有效改善了交通、卫生、安全、文化环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化危为机克难奋进站上加快发展新节点
最让燕郊人感到自豪的,是燕郊开发区干部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加快发展氛围的益发浓厚。开发区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坚强保障,不断强化全员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建设信念坚定、思想纯洁、奋发有为、堪当重任的领导班子,努力打造改革创新、真才实学、求实务实、公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他们成功组织了“燕郊开发区机关干部专题学习昆山培训班”,掀起全方位学习昆山的热潮,并先后组织赴包头青山、杭州萧山、天津武清等先进地区,学习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创新服务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快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加快发展的合力更加强大。
谈到主动向昆山等全国一流开发区的“对标”,三河市委常委、副市长,燕郊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谷正海却说:“这是被发展形势逼出来的。”1992年建区的燕郊开发区,资源的压力已越来越明显。走老路,土地、能源和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等都将“难以为继”。只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开辟发展新路,燕郊才能继续保持经济的领先地位,才能继续担当全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审视燕郊,燕郊开发区领导班子更多看到的是差距、是不足:主导产业优而不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立区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够多;城乡规划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欠账较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项目、大城市,干部执行力、工作方法、行政效能等方面还有所欠缺,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转变干部作风迫在眉睫。
放眼世界,燕郊人加快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当今世界,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燕郊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燕郊只有跨越,才能争先;燕郊必须跨越,才可以避免重复人家探索过的弯路。
对标全国一流开发区创新思路转身谋变
志当存高远。新的发展蓝图在燕郊开发区绘就。
一个县域经济体,不可能什么都发展,必须找准符合自身特点的聚焦点,在产业的某个领域打造自己的先发优势。昆山开发区的三大支柱产业,已经占到了全区经济总量的92%;燕郊腾飞,同样需要高新技术产业之外的“第二只翅膀”。借助毗邻京津的独特区位,燕郊不仅可以利用京津密集的人才、资金、科技成果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消耗资源更少、产业附加值更高、拉动就业更多、对地方财政贡献更大的现代服务业,同样前景无限。
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被称为21世纪四大产业之一。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在我国保持着年均15%至30%的高速增长。京津密集的高端权威医疗机构,大批高端人群,众多一流的科研院所,以及庞大的健康食品、营养保健品消费市场,都为燕郊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提供了强力支撑。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可让燕郊尽享北京的区位、河北的政策,充分发挥燕郊“成本洼地”以及良好自然环境的优势。
北京是国内五大一级物流中心之一,年物流业务总额上万亿元。作为全国距北京市最近、发展空港经济优势毫不逊色于北京顺义的开发区,占地少、资源消耗低、无污染的现代物流业,毫无疑义地成为燕郊开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又一科学选择。大力实施城区“南延北拓”战略,燕郊开发区在北部靠近首都机场的区域规划了6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产业区,全力打造对接北京空港的物流产业基地。
思路创新、转身谋变,燕郊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以医疗健康、现代物流、休闲商务、文化创意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的全新产业格局。
以燕达国际健康城、汇福国际健康中心等项目为龙头的医疗健康产业开始全面提速。投资70亿元的燕达医疗健康城由燕达医院、金色年华中老年养护中心、医学研究院、医护培训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五个项目组成,建设后将成为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集医疗、养护、培训、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健康中心。5月14日至16日,第五届世界养生大会暨首届燕郊健康论坛在燕郊燕达国际健康城成功举办;6月,燕达国际建康城将全面投入运营。投资50亿元的汇福国际健康中心项目,包括会议会展中心、SPA疗养酒店、健康管理中心、健身娱乐中心、商业购物中心、高档住宅区六大建筑组团,完美地诠释了RBD的概念,有望与北京CBD形成功能互补。
在燕郊北部,总投资50多亿元的空港物流基地、汇福现代物流、法国弗玛物流等一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物流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之中。随着数字出版创意产业园、数字图书馆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日前破土动工,投资100亿元的现代服务产业基地项目和投资30亿元的港中旅旅游目的地项目签约落户,燕郊现代服务呈现千帆竞发的良好态势。目前,燕郊开发区在建及即将开工的千万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有10个,总投资达到了137亿元。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