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个行业看,信贷收紧更是导致资金链紧张的因素之一。5月10日,央行在今年第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此前为遏制房地产价格飙升,部分地方还推出了一些紧缩第二套房按揭的政策,包括提高最低首付和使用差别化信贷利率等措施。而且,最近又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已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部分股份制银行已要求开发贷上浮20%,针对优质开发商的贷款利率也要上浮10%左右。
“银行收缩信贷,便会影响到房地产企业,加上销售情况的急转直下,中小型房企下半年会很难受的。”另一位中型房企的财务经理说,现在基本上是拿不到开发贷了,要求土地质押不算,公司必须还要有50%的自有资金,只能靠现在这个项目的资金回笼支撑。
考虑到银行借贷无门,许多房企又重新考虑借道信托融资。但是,信托融资的成本要远远高于银行,在2008年房地产信托贷款大发展的一年,房企借道信托的融资成本普遍达到年利20%,甚至有家大型信托公司的一个房地产信托贷款项目的融资成本创纪录地到了30%。而且,今年房地产信托的情形和2008年上半年完全大变样,融资门槛越来越高,同样硬性要求土地4折质押,50%自有资本。近期还不时传出监管部门要加强信托贷款监管的消息。
在信贷融资渠道收紧的同时,国土部和证监会对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也显得极为谨慎,至今未通过任何再融资计划。据W ind资讯统计,目前申请再融资的上市地产公司共44家,其中包括万科高达112亿元的股权融资计划、保利96亿扩股融资、金地48亿元的定向增发,44家上市房企拟募集资金合计超过千亿元。房地产界知名人士财经评论者杜猛认为,在目前较为敏感的时期,相关部门可能会更加审慎地考虑上市房企股权再融资计划,短期内不太可能大规模批复。
招商地产不久前亦发布公告,受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影响,公司股价大幅下调跌破增发价格,公司董事会拟同意撤销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事实上,受政策调控的影响,包括保利地产在内的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已跌破增发价格。
在借贷无门、增发无路的困境中,一些开发商又开始琢磨海外发债。碧桂园、恒大地产、佳兆业、恒盛地产、雅居乐等多家H股上市的民营地产企业先后宣布海外发债,筹资金额总计约20亿美元。但此举代价高昂,从各家地产商发债的利率来看,碧桂园债券利率11.25%,恒大地产13%,雅居乐利率指导区间定在8 .875%-9%,佳兆业最高,达到13.5%。
在如此肃杀的调控和萎靡的成交量之下,普遍认为,分化不可避免,一批房企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出局。“这必然是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就需要对其资产进行整合,随之更多的并购将应运而生。”某四大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一位合伙人说。
其实,并购已呈逐渐增多的态势。据W ind数据显示,新政发布后,仅从4月14日至5月7日的半个多月时间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涉及房地产开发的并购事件已达69个,其中已经完成交易和正在进行中的披露金额高达108亿元人民币。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主任徐枫预测,从第三季度开始,洗牌将进一步加剧,整个行业也将发生更激烈的震荡。“届时,这些实力较弱的民营房企手中的土地资源、房产资源必然会向实力较强的企业集中,而最大的赢家很可能是资金相对雄厚的国企。”上述合伙人说。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