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跨国公司全球版图上新一轮“抢滩”中国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4/12 16:43:46   
>> 相关新闻链接
·温家宝:农资价格上涨国家会补贴 ·饭店菜价为啥追涨不追跌
·三月份,石市食品价格首现降势 ·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为何逆转?
·世界杯南非游因“天价”遇冷 ·蔚县:一个贫困县的高房价忧虑
·城市化、高房价与安居需求 ·3亿资金支持农村新民居建设
·南方“倒春寒”影响茶市 ·河北省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呈逐月走高态势

  新华网海口4月12日电(记者 韩洁、周正平、赵叶苹)短暂的“博鳌之旅”,“马不停蹄”的商务会见,国际投资者的“追逐”焦点。

  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丹麦工业巨头丹佛斯宣告,要在中国打造除欧洲之外最大的“本土市场”。

  美林、德勤等金融大鳄,争相向中国客户抛“橄榄枝”,以期在中国巩固拓展更多市场份额……

  不断追加的巨额投资、新增的“牵手”项目、接连从海外转移来的研发中心……种种迹象显示,“聚光灯”下率先复苏的中国,正成为外资新一轮“抢滩”的目标。

  “最有价值的市场是中国”

  上世纪90年代,越来越开放的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全球视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这片东方沃土引发了外商第一轮投资热潮。

  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国投资者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全球范围内跨境投资数量明显减少。

  2010年,当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率先步入复苏轨道之际,寻找新投资机会的跨国公司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中国。

  跨国公司进行每笔投资前都要思量:明天的市场在哪里?

  再追加1亿美元投资——这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知名会计师行德勤宣布的其在全球的最大一笔投资。

  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卢伯卿认为,金融危机背景下,跨国投资者比以往更关注投资的回报。“钱一定要投到最安全、最有价值的市场中去,这个最具潜力的市场就是中国。”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报告显示,危机并没有对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中国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国际直接投资接收地。

  业界普遍认为,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将再现两位数增长,全球经济衰退背景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无疑为外商掀起新一轮投资中国热潮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尽管金融危机造成美国通用破产,但上汽通用去年销售取得58%的增长,今年一季度增长了101%,这个成绩是惊人的。这就是加大对华投资中国无法抵挡的魅力。”上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丁磊对记者说。

  “中国的消费市场和抵御金融危机的良好抗击力,让我们看到了巨大商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说,中国支线飞机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

  据商务部统计数字,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引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截至去年底,外商在华投资企业达68万家,外商投资总额近万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多家落户中国。

  “绿色”成为资本“追逐”新热点

  就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两天前,丹麦丹佛斯公司在中国天津新开了一家工厂,这里将成为其新型商用压缩机的全球生产中心。

  每一次大的危机都会酝酿新的产业革命,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一轮新的商机。在为期三天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从政界到商界一致的共识是:绿色产业正成为新一轮全球战略转型中资本“追逐”的热点。

  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经济之际,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入股中国电动汽车新秀比亚迪。这一备受关注代表了国际资本未来的流向之一——投资中国绿色产业。

  “中国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不仅将给本国企业带来机遇,也将给亚洲以及全球企业带来机会。”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首席代表曾培炎如是说。

  根据部署,从2010年开始,中国将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启动实施一批促进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工程和计划。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前所长黄大昉介绍说,他熟悉的几个世界顶级生物技术公司,都表示不希望错过中国的新机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过度消耗能源和资源制造污染的外国投资我们再也不欢迎了,而高技术的、发展服务业的、有利于发挥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外资我们仍然非常欢迎。”

  “跨国公司想要在中国更好地发展,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适应中国的转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

  “移师”中国研发加速本土化进程

  9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近40家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裁举行了一场圆桌会议。

  在庞大的市场和新的利益驱使下,这些跨国巨头正加速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纷纷将研发机构搬至中国。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经历了以中国作为生产中心、市场中心、研发中心等阶段,现在中国已上升为跨国公司的战略性发展中心。”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张亚勤说。

  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各类研发中心超过1200个,主要涉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如电子通信、生物医药、交通化工、软件设计等。

  张亚勤告诉记者,继上周在上海建了科技新区后,年底还将在北京中关村建成微软亚太地区研发总部,约8000名人才将吸纳其中。“我们最看重的就是中国市场,中国人才。”

  美国清洁技术公司总裁尼古拉斯•帕克在论坛年会上说,我们在中国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会大幅上升,如果我们把钱投在中国,会比投在美国或者欧洲的回报更高。同一项目在中国投资20亿美元,在其他经济体可能要多花60亿美元。

  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嘉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出售二、三流产品的时代已逐渐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在中国市场更多地出售其新产品。

  他认为,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良好表现,是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上升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