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Google之“死”:被神圣或者被庸俗
来源: 商务周刊 更新时间:2010/2/10 17:54:29   
>> 相关新闻链接
·中华铁道网CEO:公平是关键 实名制有推广价值 ·中国人不太会吃年夜饭 专家推荐六种健康菜
·中国1月份外贸进出口恢复到2008年同期水平 ·德新研究成果可实现多发性硬化症早期诊断
·河北滦南三大农业体系”建设助推农民稳定增收 ·09年河北钢铁集团"对标行动"诞生23个全国"前三甲
·吉奥换帅:2010年销售目标锁定10万辆 ·詹昊:为分红保险利益返还机制打几个补丁
·孙涤:介绍一张长期投资配方 ·王勇:转变重点应在发展第三产业

  “坚定支持Google,人活着就要原则和尊严,苟活是种耻辱。Google离开不是因为被打败,只是不想同流合污而已。”一位网民写到。

  而对于像成峰这样的软件开发者来说,Google除了是搜索工具、与国外同行交流平台外,还是工作的一部分。消息越来越真实了,他开始担心起来。与之前被屏蔽的facebook、youtube等仅属于娱乐网站不同的是,成峰经常通过Google app engine和google code等协助和应用自己的软件开发项目。

  有人在群中建议对依托Google平台的资料进行备份,以防其服务停止,但成峰没有这么做。他解释说:“Google的各种服务在国外是不会停的,我通过‘翻墙’手段照样能访问。”

  Google留下了,但偶像又死了

  事件的发展未如网民所认定的,或者应该说所希望的那样继续浪漫与悲壮。1月19日下午6点,两位Google中国最高负责人刘允和杨文洛联名在“Google黑板报”上发布题为“澄清不实的传言”的博客,表示“Google已经关闭中国办公室”、“部分员工已接通知将于近期离职”等均为不实报道。

  博文最后表示:“尽管Google总部管理层近期宣布他们将会在未来的几个星期与中国政府就一些事宜进行商讨,Google中国的员工们仍在一如既往地努力向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用户和合作伙伴对Google是非常重要的。”

  被视为真正转折的自然是1月21日施密特的表态。但同一天,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了长达43分钟的题为“网络自由”的讲话,影射中国限制互联网自由,宣布美国将把“不受限制的互联网访问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她在讲话中4次提及中国,批评中国对网络信息进行管制,并呼吁中国对Google及其他美国公司受到的网络攻击展开彻底调查。希拉里还鼓励美国的网络公司拒绝内容审查。她说:“我认为拒绝支持有政治动机的审查,将成为美国科技企业的标志性特征,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国家商标?” 

  此言一出,中国官方迅速反应。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称希拉里对中国的指责“无理”。“美方指责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政策,影射中国限制互联网自由。对于这种违背事实、损害中美关系的言行,我们坚决反对。”他驳斥道,“我们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停止利用所谓互联网自由问题对中国进行无理指责。”

  同一天发生的三宗事件,无疑使刚刚在中国网民心中从一家“提供好用搜索引擎的外国公司”提升为“与权力抗争的圣女贞德”的Google神圣形象打了折扣,这家公司似乎有“美国霸权工具”的嫌疑。此后,Google在中国的网上社区被重新还原成一家公司,而非自由斗士。甚至整个事件开始被以阴谋化的逻辑重新讲述。对于Google留下的新闻,有网友称“深表遗憾”,因为留下的必将是“被阉割”的Google。

  这种矛盾甚至波及到成峰所在的小区业主论坛。网友们在此展开大辩论:有人认为:“Google走了还可以用百度进行搜索”;有人立即发布两条网络链接,内容是以同一个关键词分别使用Google和百度进行图片搜索的结果,Google的准确度远高于百度;针对“Google由于竞争不过百度而离开中国的想法”,也有网友斥责为“很愚昧”,并且从经验战略、目标客户等方面对两家公司进行了详细分析。

  巨石沉下去后,水上的涟漪也在逐渐消失。1月27日,一篇署名付水平的文章《感谢Google给中国网民上了生动的一课》指出,只要网民稍微冷静、理智地加以分析和联想,就看得见Google退出背后的商业逻辑。“如果此刻我们判断Google事件还只是单一的商业事件,那么,当希拉里发表‘互联网自由’演讲,奥巴马关注Google事件后,Google与美国政府的利益联盟就昭然若揭了。”当天的另一篇文章则在用“大企业的道德”来“威逼”Google退出中国。

  但是,无论是声讨还是威逼,跟贴都已经寥寥。一切重归庸俗化之后,网络的世界终于平静了。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3]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