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业将进入较长的并购重组整合期
近年来,航运市场高点使得船东增加了大量的船舶订单,新造船舶不断投入运营,形成运力严重过剩 局 面 。 即 使 不 考 虑 需 求 下 降 因素,航运业也会因供求失衡而进入下行周期和结构调整期。自2008年9月以来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航运业更是雪上加霜,加速了航运业的下滑。在货运需求下降,航运运力过剩的双重打击下,航运企业经营状况普遍恶化。
中 国 外 运 集 团 总 裁 助 理 李 甄说,当前,航运业复苏乏力,这是由运力过剩的市场格局及产业自身特性决定的。金融危机之前,航运业形势一片大好,导致整个行业急速扩张,新造船订单大幅增加,造成目前以至今后一段时期的运力严重过剩局面。目前,尽管新订单数量大幅减少,提早避免了航运危机的发生,但船舶交付数量在未来3年仍会明显增加,这有可能导致贸易好转之后的运力供给增长继续快于需求增长,继而对整个航运业的重新复苏和繁荣产生抑制作用。同时,由于航运业是资本、技术十分密集的行业,也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其资产、技术特性决定了资产重置周期长,落后产能淘汰慢。在落后产能充斥市场的情况下,全行业低迷徘徊的局面很难改观。
他说,此次金融危机,将导致国际贸易格局发生较大变化,进而使全球航运业进入结构调整期。落后 运 力 终 将 被 淘 汰 , 伴 随 这 一 过程,航运企业将出现大规模的并购和整合重组,全球航运市场将会形成垄断竞争格局。在提升中国航运企业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国运输安全的背景下,未来中国航运企业的整合也是大势所趋。
他还谈到,合作联盟将成为未来航运市场的一大主流。加强航运合作,可以降低成本,分散世界经济带来的风险,提高竞争力。在经济萧条期,航运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航运物流企业与大货主企业都应通过抱团取暖、共享资源,走联合发展之路。即使是存在竞争关系的各大航运企业之间、综合物流企业之间,也应提倡竞争合作,共度时艰,走共赢之路。目前,在20大班轮公司中,除了排名最靠前的三家保持以独立经营为主,其它各家几乎都在三大东西主干航线开展了 大 规 模 的 联 盟 活 动 。 即 使 是Maersk、MSC和C MA,他们也与其它集装箱班轮经营人开展了一定范围的航线合作活动。
世界航运中心将向中国转移
李甄认为,世界航运中心将向中国转移。在亚洲地区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亚洲航运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国际航运资源向亚洲地区进一步集聚,其重心正在向东亚,尤其是向中国转移。当前,中国正在建设以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港口群为依托的三大国际航运中心,即以天津、大连、青岛等港口为支撑的北方航运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上海为中心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深圳、广州、香港为支撑的香港国际航运中心,正是顺应了世界经济中心东移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等人建议,后危机时代我国航运业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认清当前航运业的新趋势,找到自身的优势,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抓住这个机遇,为后危机时代中国海运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第二,继续维持支持性宏观经济政策。第三,提早做好准备,以应对发达国家在全球征收碳关税对我国的影响。第四,国家应采取相应政策,鼓励我国航运企业的重组整合。(闫平 沈阳报道)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