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绘出的石家庄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曲线图显示,经济政策取向对价格走势有重要影响。
影响居民消费价格
几大因素——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价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在制定价格政策、居民消费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石家庄市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变动主要受到经济政策、经济增长及居民收入增长的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有间接调节作用。
经济政策取向
对价格走势有重要影响
统计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市居民消费价格不同时期受不同价格政策影响特征明显。
1980—1984年,价格改革的第一个时期,政府相继进行以“调”为主的一系列改革,价格波动相对平稳;1985—1988年,价格改革的第二时期,政府相继进行以“放”为主的一系列改革,价格波动相对剧烈;1989年—1994年,价格改革的第三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价格总水平剧烈波动;1995年至今,价格改革的第四、五时期。价格改革环境宽松,价格总水平变动较为温和。
开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也带动了居民消费价格同向变化。
居民收入增长
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价格
一般来说,在供求总量的既定前提下,居民收入越多,购买力越强,价格水平涨得越多;相反,收入减少,消费会受到控制,就会抑制物价上涨,居民收入增长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主导因素。
就石家庄情况来看,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985年以来石家庄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且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消费者的购买力和对涨价的承受能力大幅提高,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按照经济学原理,势必引起物价变动。
固定资产投资助推价格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经济杠杆来调控经济发展的节奏,作为调控手段会涉及生产与生活、供给与需求、存款与贷款、市场与物价等诸多方面,引起不同经济领域的相互联系或相互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钢铁、石油等大宗原材料需求旺盛,各种原材料价格就会上涨,进而逐渐向下游产品进行传导,就会对居民消费价格产生影响。
保证价格合理运行
三大建议——
稳健政策、经济增长、提高收入
国家统计局石家庄调查队相关人士介绍说,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价格水平保持在3.0以内的正增长为温和上涨,要想实现并保持这种良好的经济秩序,必须有积极、稳健、行之有效的政策,加强市场调控,避免通货膨胀和紧缩,才能巩固当前脆弱的经济复苏格局,保证经济健康增长,保证价格合理运行。此外,要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同时,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消费升级。完善激励政策,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投资消费均衡拉动型”转变。关键在于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要从提高城市居民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入手,同时做好失业人员和富余劳动力的文化与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粮食价格的稳定不仅关系到食品价格及价格总水平的变化,还关系到农业基础的稳定,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增收受能源、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交通运输紧张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