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创新是制胜之道
“对于未来的企业发展而言,比较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是商业模式创新。中国具备非常有活力的市场,有着大量的商业创新空间。”
有学者认为,中国今天需要的主要不是社会保障体系,而是收入增长;收入增长了才会有消费意愿。我很大程度上支持这一看法,然而如果中国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建立,那将是对消费更大的支持。这时中国的企业家还需要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经济增长了,保障体系完善了,中国的老百姓愿意消费了,我们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如今社会上流行的想法都是赚暴利,赚快钱。在我看来,如果这次危机真正结束,那么赚快钱的时代也随之结束了。下一轮的经济,必然要靠知识来支持。
在过去15年的高速增长中,我们的经济发展动力主要是出口,然后是投资,而消费对增长的贡献是有限的。尽管老百姓的收入有增长,但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非常匀速,并没有作出额外的贡献。而且,在整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里面,增长比较快的部分是集团消费,个人消费反而是减速的。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怎么刺激内需?对此不仅政府有责任,企业也有责任。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也要对雇员负责,还要对消费者负责。对雇员负责的表现就是提高他们的收入;他们的收入提高了,整个社会收入提高了,消费也会增长,这就是我们中国企业家都要思考的问题。
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在这方面都没有准备好。所谓在内需上赚了钱的企业,赚的大多是快钱,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很容易被复制,那么由此形成的必然是简单、重复的低水平竞争。中国95%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资金去进行风险非常大的原创性研发,那么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过去也许因为你看到一个好的市场机会,走得比别人快一步,就可以形成大规模生产,通过低成本赢得竞争优势;或者同上下游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得到政府的某种特许等,你的企业获得了成功。然而未来这些条件都会被淡化、弱化,那时候你还需要什么?
中国人最大的智慧是在于创新,虽然很多人都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周围那些发展不错的人,越来越多是受过良好教育训练的。他们很聪明,不仅可以抓住市场机会,而且可以建立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因此我认为,对于企业未来发展而言,比较具有实现可能性的是商业模式创新。中国具备非常有活力的市场,有着大量的商业创新空间,面对这样的机会,企业家得先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建立更多的知识储备、开阔视野、启迪心智,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商业创新。否则,预计之中的经济高速增长可能又会幻灭,我们还会遭受更大打击。我们用了很强烈的经济刺激方式来使经济恢复,如果欧美经济不能恢复、中国不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新的打击将比2008年更惨重。这对政府是挑战,对企业家也是挑战。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是相互依赖的,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反观自身,看到开拓内需市场的重要性。中国老百姓需要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但是中国的企业家却好像在这个机会面前变得麻木,缺乏敏锐的洞察和预见。对此,我希望中国的企业家们早一点作好思想准备,早一点把握住内部市场的巨大商机。
对于企业家来说,现在是我们走向中西部很好的时机。这些地区潜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和20年前的沿海地区很相像,甚至更好。中国企业家经历了经济高增长阶段,对于比较成熟、透明的经济体系相当了解,但觉得到中西部去有很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他们忘了沿海地区10多年前也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中西部发展起来以后,也将和沿海地区一样成为世界竞争性经济的一部分。如今,中西部的巨大机会在等待着我们,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也要为之作好准备。
责任编辑:cprpu